陈佑松

作品数:25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影像物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现代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中国图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较文学之民族国家视阈研究的深耕与拓展——评侯洪《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33期18-23,共6页陈佑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史视域下中国电影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7BZW050)的阶段性成果。
四川大学侯洪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诗学生成比较研究:以中法近现代诗学为视角》出版了。该书以中法近现代诗学的缘起与发展之比较作为研究对象,从极具历史感和问题意识的“比较文学与现代民族国家之关系”这一视角出发,论证了...
关键词:民族国家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现代文学 现代性 对话 
在主体与物性之间:卢卡奇电影理论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2年第3期382-392,共11页陈佑松 付春敏 
卢卡奇晚年的重要著作《审美特性》从哲学角度对多种艺术门类进行了讨论,其中就包括电影。卢卡奇对电影艺术充满了疑虑,他认为电影的“同质媒介”生来就带有自然主义的要素,因此特别强调要以“拟人化模仿”克服自然主义的危险。本文对...
关键词:卢卡奇 同质媒介 电影 
空间书写视角下川渝文艺历史与现状研究--以当下热播影视剧为例
《现代艺术》2022年第7期62-63,共2页陈佑松 
坐落于西部的两座城市成都与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文艺在两城的沃土滋养下,拥有了别具一格的巴蜀风土人情及味道。而影视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文艺作品的历史空间,书写想象两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与历史风致,...
关键词:文艺创作 影视文化 文艺作品 影视剧 传播特性 历史与现状 人文情怀 结合运用 
作为“物”的影像——现象学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戈达尔早期作品研究(1960—1967)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80-88,共9页何欣玮 陈佑松 
现象学存在主义通过20世纪法国哲学三大主题(语言、身体、他者)的转向合谋瓦解了早期现代以内在性为指向的意识哲学、主体形而上学。戈达尔的电影将现象学存在主义所建构存在(being)的中心命题进行了影像化的表达,其早期电影的特性具体...
关键词:戈达尔 存在主义“物”的影像 身体影像 相对他性 
重审“电影语言现代化”: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与审美批判的兴衰被引量: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19-129,共11页陈佑松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新世纪中国电影与国家建构"(13SA0143);四川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美学与美育中心重点课题"电影建构国家: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政治;美学与工业"(14ZD01)的阶段性成果
重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李陀等人提出的"电影语言现代化"论题,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国电影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审美批判,但其批判的目标不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科学与资本理性,而是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因此,当...
关键词:电影语言现代化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审美批判 电影语言奇观化 
中产影像:新世纪中国影视中的中产阶层形象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6年第12期151-154,共4页陈佑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影视作品中开始出现中产阶层的形象。在短短的二十年间,这一形象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笔者认为其影像形象的变迁是中国中产阶层的现实处境的艺术表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中产阶层影像表征和...
关键词:中产阶层 形象 新世纪 电影 
《港冏》:消费时代的中产阶层影像
《四川戏剧》2016年第5期77-79,共3页陈佑松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新世纪中国电影与国家建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A0143
本文通过对电影《港囧》的细读并结合研究"冏"系列电影,着重分析其中所呈现的消费时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形象特征及其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由此探讨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和文化所发生的范式性变化。
关键词:《港囧》 消费时代 中产阶层 
形式论与文化:赵毅衡访谈被引量:2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06-210,226,共6页赵毅衡 陈佑松 谭光辉 段从学 
赵毅衡先生是中国符号学、叙述学研究的领军型人物,近年来开创的"西部学派"在符号学、叙述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形式论领域展开理论论述,为推动中国符号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如何建构符号学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赵毅衡 符号学 广义叙述学 访谈 
地方媒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探析——以成都报纸和电视为例被引量:2
《新闻战线》2016年第6期108-110,共3页鲁润秋 陈佑松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研究:掣肘与进路(ZVH3353003)阶段性成果
媒体生来具有文化属性,承载着保护与传递文化遗产的功能。地方媒体对本区域内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可以促进区域文化保护、建设和发展进程。本文以成都报纸和电视媒体的实践运作为例,具体阐释了媒体如何开展文化传播,通过传递文化遗产、...
关键词:地方媒体 文化传播 文化传承 
后现代语境中的奥斯卡:《鸟人》的互文与解构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陈佑松 
本文对201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进行了互文性分析,认为它是一部后现代风格的影片,呈现了西方后现代去本质主义的艺术和文化观念,进而提出应该观察和思考在后现代语境下奥斯卡的价值走向。
关键词:鸟人 互文 解构 后现代 奥斯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