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孝

作品数:9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稻纵卷叶螟杂交稻杀虫剂植物印楝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世界农业》《中国农业科学》《上海农业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杂交早稻不同生育期对叶面损伤的反应:稻纵卷时螟危害的田间模拟试验被引量:2
《中国水稻科学》1995年第1期53-56,共4页陈忠孝 冯明光 胡国文 潘群威 
杂交早稻不同生育期对叶面损伤的反应:稻纵卷时螟危害的田间模拟试验陈忠孝,冯明光,胡国文,潘群威(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关键词:稻纵卷叶螟;食叶性害虫;防治指标;杂交稻ResponseofEarly-sea...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 防治 杂交稻 早稻 危害 
噻嗪酮对稻纵卷叶螟F_1代生存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1994年第1期57-60,共4页陈忠孝 胡国文 凌逸军 
噻嗪酮对稻纵卷叶螟F_1代生存的影响陈忠孝,胡国文,凌逸军(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EffectofBuprofezinonF_1GenerationSurvivalofRice...
关键词:噻嗪酮 稻纵卷叶螟 生存率 毒性 
稻田环境与除草剂去草胺降解速率的关系被引量:12
《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169-173,共5页俞康宁 戚澄九 唐柯 陈忠孝 
在稻田自然环境中,去草胺乳油和颗粒剂的残留半衰期,在田水中分别为1.65—2.84d和5.78—6.30d,在土壤中分别为2.67—5.33d和4.95—6.30d.经过水稻一个生育期,去草胺在糙米等样品中的最终残留量均降至可检水平以下.土壤微生物对去草胺的...
关键词:去草胺 降解 稻田 环境 农药残留 
杂交晚稻对稻纵卷叶螟为害的动态补偿模型被引量:12
《中国农业科学》1993年第2期24-29,共6页胡国文 陈忠孝 刘光杰 马巨法 潘群威 
在田间采用人工剪叶方法,测定杂交晚稻汕优10号组合不同生育期对稻纵卷叶螟不同受害水平的补偿反应。结果表明:移栽后0-55天的稻株叶片受害时间的临界补偿方程为DF_(tco)(d)=45.119+(241.809+0.534DF^2)^(1/2)叶片受害时间的临界耐害方...
关键词:晚稻 稻纵卷叶螟 模型 杂交稻 
印楝质杀虫剂对昆虫生态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2
《昆虫知识》1992年第5期314-317,共4页陈忠孝 胡国文 
近年来对植物质杀虫剂的研究比较重视,特别是对一种楝科植物印楝Azadirachtaindica的研究,曾在1980,1983和1986年在西德召开了三次国际印楝会议。1984年8月在菲律宾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杀虫植物讨论会。1986~1988年由亚洲发展银行(ADB)...
关键词:印楝质杀虫剂 昆虫 生态 生理 
印楝质杀虫剂的研究及前景被引量:23
《世界农业》1992年第7期30-31,共2页陈忠孝 胡国文 
化学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再猖獗和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使植物杀虫剂的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楝科植物——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广泛深入的研究,引起了昆虫学家和植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掀起了一个国际性的研究热潮。曾于...
关键词:杀虫剂 植物性 印楝 
几个籼粳稻品种(系)的褐稻虱抗性评价被引量:3
《上海农业学报》1991年第2期10-15,共6页陈德明 袁全昌 胡国文 唐健 马巨法 陈忠孝 潘群威 汪树俊 崔寿柏 黄恩友 
粳稻资源中抗褐稻虱的抗源尚未发现。目前生产中应用的粳稻抗褐稻虱品种(系),均是通过导入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培育而成。本研究采用我国目前推广的沪粳抗、P119(品系),秀水620、秀水664、秀水04等粳稻和IR_(64)、87_(品4)、87_(品6) TN_1...
关键词:粳稻 褐稻虱 抗性 综合评价 籼稻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研究被引量:17
《昆虫知识》1990年第5期257-260,共4页朱明华 陈光玉 田茂仁 胡国文 邱德文 陈忠孝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持的协作项目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包括迁入虫量、稻型、品种、气候等方面。白背飞虱种群数量与迁入虫量呈显著相关;成虫取食杂交稻的繁殖力显著大于取食常规稻的繁殖力,各代成虫的繁殖力亦有显著差别,表现出第一代>迁入代>第二代,在低密度虫口下,成虫...
关键词:白背飞虱 种群动态 水稻害虫 
多效唑对杂交中稻秧苗的增蘖壮秧作用被引量:3
《耕作与栽培》1990年第1期55-56,共2页陈忠孝 胡国文 
多效唑(MET)是我国研制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连作晚稻秧苗,控制稻苗徒长、促进分蘖和根的生长,防止移栽后败苗,增强抗逆能力,从而达到增产的作用。1988年我们结合四川省秀山县水稻“丰收计划”的实施,针对当地育秧实际,进行小...
关键词:杂交中稻 秧苗 增蘖状秧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