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生

作品数:46被引量:28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权论略民法承包权三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经济问题》《现代法学》《决策导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偏倚性理论与“城中村”股份制改造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1期89-96,共8页刘云生 吴昭军 
教育部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土地银行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2SFB2040)
"城中村"所展现的地权逻辑一方面是农民对现行政治理念的一种"误读",一方面是集体、农民作为土地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寻求最优化土地增值利益分配动机的本能反射。文章通过偏倚性理论剖析"城中村"的土地权利发生畸变的历史轨迹及其现实...
关键词:偏倚性 城中村 地权逻辑 股份制改造 
政策文本中的农地三权分置:路径审视与法权建构被引量:28
《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6期12-22,共11页刘云生 吴昭军 
教育部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编号:13JZD007);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土地银行法律制度构建研究"(编号:12SFB2040)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农地承载的身份性、保障性职能和我国城乡区隔的客观情势,将经营权物权化不仅有违法权逻辑,实践试点亦名不符实,而且难以祛除土地承包经营权之身份障蔽、难以解决土地依赖性、难以推动农民身份转型问题。在大陆法系"物权—债权"二...
关键词:农地三权分置 经营权 承包权 承包经营权 法权逻辑 
论“三权分置”中的农户承包权
《师大法学》2017年第1期245-264,共20页刘云生 
教育部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土地银行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2SFB2040)阶段性成果
农户承包权,系指农户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对农业经营土地享有的财产性权利,是一种兼具身份权与财产权的混合性权利。此种身份性权利的产生具有历史性的三重功能:产业依赖前提下的激励性产权安排;历史贡献前...
关键词:承包权 经营权 三权分置 身份权 
自然灾害统一立法中的道德、政策与法律——兼评《中国防灾减灾基本法立法问题研究》的目标定位及体系构建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54-60,共7页刘云生 潘亚飞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任务繁重,有以法治灾之必要,但我国现有的防灾减灾法律规范零散地分布于各类规范性文件中,体系庞杂、功能价值紊乱,故而严重阻碍了我国防灾减灾制度的完善以及机制的运行效率,因此学界...
关键词:自然灾害 统一立法 道德与法律 政策与法律 公法与私法 
“富”与“仁”的道德两难困境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6年第2期231-232,共2页刘云生 
'为富不仁'和'为仁不富'是春秋末年鲁国政治家阳虎的一句名言,经过孟子的传播,名扬天下,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其仍有极高的认同度。如果一味追求财富,就会丧失仁心;如果一味追求仁心,就积累不了财富。如果这样解读,则阳虎的话是没有...
关键词:仁者 人们 家臣 世纪 仁心 争利 政治家 富人 财富 
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中的行为特征被引量:4
《求实》2016年第9期78-87,共10页刘云生 吴昭军 
教育部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土地银行法律制度构建研究"(12SFB2040)
我国农村土地因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租差异形成了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多元化特征,各类土地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必然会导致农民与集体选择不同的主体经营形式。就地域差异而论,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南海、湛江、上海等地农村集...
关键词:农村土地改革 股份制改革 行为选择 土地股份合作社 
传统智慧财产:主体类型·价值诉求·法权构造
《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262-284,共23页刘云生 
传统智慧财产虽承受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双重负面评价,被视为末道小技,难登大雅之堂,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中智慧财产之缺席或不发达。本文于还原历史之前提下,比较中西文化异同,探究传统智慧财产之主体分类并解析其内在价值理念与...
关键词:传统智慧财产 主体类型 价值诉求 法权构造 
祭祀权:法权认知与制度再造被引量:10
《求是学刊》2016年第3期73-81,共9页刘云生 卢桂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子课题宗教用地部分专项成果;项目编号:13JZD007
祭祀权是有利益关系的生者对死者的哀吊、追思并葆有特定权益的权利。祭祀行为、仪式及其所蕴含之身份性、人格性、财产性利益是否构成一种法权,在现代社会无疑是一种挑战。作为一种古老的风俗遗存,祭祀权的确证不仅可以明晰私权领域的...
关键词:祭祀权 现实映射 法权认知 功能定位 
侵权责任能力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99-104,共6页刘云生 景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FX162)
侵权责任能力是行为人辨识自己行为法律责任后果的能力,其既不同于民事权利能力,也有异于民事行为能力,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侵权责任能力与过错分属不同制度范畴,前者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侵权责任阻却事由存在,后者属于侵权责任构成的一个要...
关键词:侵权责任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辨识智能 责任阻却事由 监护人责任 
论隐私侵权法律适用——以英国隐私法的发展为参考被引量:4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74-78,共5页刘云生 黄伟 
侵权责任法肯定了隐私权的独立性,却没有为隐私权保护提供明确的法律适用指引。隐私权作为自然人享有的对个人信息与个人空间的支配权,其保护需要进行个案的三阶层利益衡量,即通过合理期待规则判断是否存在隐私权,通过冒犯规则判断是否...
关键词:隐私权 侵权责任 三阶层 利益衡量 合理期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