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驹

作品数:14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海岸泥沙淤泥质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工程》《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运工程》《泥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淤泥质、粉沙质及沙质海岸航道回淤统一计算方法被引量:23
《海洋工程》2012年第1期1-7,共7页刘家驹 
交通运输部西部科技经费资助项目(200632800003-0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901061)
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淤泥质海岸航道回淤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拓展研究,使之统一适用于淤泥质海岸、粉沙质海岸及沙质海岸。主要研究内容有,在波浪和潮流综合作用下挟沙力含沙量研究中引入了特定的泥沙因子F1/F,从而挟沙力含沙...
关键词:淤泥质海岸 粉沙质海岸 沙质海岸 航道回淤 骤淤 
“径向粗化”机理解析
《泥沙研究》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王玉海 陆培东 喻国华 刘家驹 
不断增加的野外证据和室内水槽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非均匀底沙在向下游输运的过程中会出现“径向粗化”的现象,即颗粒级配沿径流方向增大的现象。本文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泥沙运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形成这一特殊现...
关键词:非均匀底沙 熵致相变 对称破坏 逆序级配 径向粗化 
粉沙淤泥质海岸的航道淤积被引量:35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4年第1期6-11,共6页刘家驹 
简要概述了引起近岸浅水海域航道泥沙淤积的3个因素.回顾了淤泥质海岸航道淤积厚度的计算方法,其中,特别对破波与非破波产生的含沙量作出的比较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但只要考虑了破波和正常波的不同水动力特性、粉沙淤泥质泥沙...
关键词:淤泥质泥沙 粉沙质泥沙 航道淤积 淤积厚度 水动力 
潮流数值模拟中紊动粘性系数的研究被引量:14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陈永平 刘家驹 喻国华 
从流体运动基本方程出发 ,对Boussinesq假设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阐述了紊动粘性系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数值计算中所起的作用 .就一内设正交丁坝的半封闭海域中的平面紊动粘性系数对二维潮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
关键词:平面紊动粘性系数 数值模拟 潮流 
砂质海岸突堤式建筑物下游岸线变形数学模型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01年第5期121-129,共9页孙林云 潘军宁 邢复 刘家驹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砂质海岸岸滩演变的“一线理论”数学模型 .该模型中考虑了岸滩演变过程中岸滩坡度变化的影响 ,并采用波浪折射、绕射和反射联合计算数学模型模拟掩护区的波浪场 ,提高了波浪计算的精度 .实例计算表明 ,在验证资料比较...
关键词:砂质海岸 岸线演变 一线理论 数学模型 波浪模拟 突堤式建筑物 
高栏海域电厂港口潮流泥沙问题研究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90-100,共11页张一帆 刘家驹 
本文根据高栏海域近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进行了潮流数值及泥沙回淤计算,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对珠海电厂煤码头工程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将西挖入式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本文还利用黄茅海域挖槽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刘家驹公式的合理性及适...
关键词:潮流数学模型 泥沙回淤 码头方案布置 电厂 港口 
有掩护的电厂取水区的回淤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24-31,共8页陈勇 刘家驹 
电厂取水口建掩护堤后,取水口、取水渠等处的回淤必须在电厂建设之前予以解决。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广东第三核电站沙环站址海区的波浪场、潮流场及水体含沙量场,并结合电站的取水布置特点,对取水渠及其它有关水域回淤进行了分析计...
关键词:取水口 取水渠 回淤 水电站 泥沙淤积 
漳州港码头岸线规划潮流及泥沙问题研究被引量:1
《海洋工程》1996年第2期52-63,共12页陈勇 刘家驹 
本文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漳州港海域的波浪要素,潮流动力,泥沙运移特性和水深演变等,计算了漳州港码头工程前后潮流分布场,并在此基础上预报了漳州港起步工程的3.5万吨级码头泊位、港池、航道的泥沙冲淤幅度。结果表...
关键词:漳州港 潮流含沙量 泥沙冲淤 
海岸工程泥沙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31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5年第3期221-233,共13页刘家驹 喻国华 
对淤泥质海岸航道、港池回淤计算及其拓宽应用进行了探讨。对淤泥质海岸促淤工程、促淤效果的计算和应用,以及沙质海岸突堤工程中的泥沙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海岸工程 泥沙 
关于杭州湾深水航道试挖的浅析被引量:1
《水运工程》1993年第10期24-28,23,共6页戴贤凯 刘家驹 
根据国内外新开航道挖糟试验的经验,阐述了开辟杭州湾深水航道进行试挖的必要性,作者还通过对拟选航道水域水流、泥沙回淤特性的初步分析,提出试挖位置和挖槽规模的意见。
关键词:杭州湾 深水航道 试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