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荫棠

作品数:13被引量: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便失禁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儿童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北京医学》《中国综合临床》《实用医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肠间置代胆道治疗先天性胆道扩张症及随访
《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第7期664-665,共2页邱晓虹 王燕霞 王大勇 刘荫棠 
目的总结空肠间置肝门十二指肠吻合加矩形瓣治疗先天性胆道扩张症的手术经验、优缺点及远期随诊。方法对 1 983~ 2 0 0 1年确诊为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2 6 7例行空肠间置代胆道加矩形瓣手术的患儿进行研究。为预防吻合口狭窄、返流、癌变 ...
关键词:空肠间置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矩形瓣 防返流 
围手术期输血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感染关系的探讨
《北京医学》2000年第2期67-69,共3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刘荫棠 魏临琪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输血对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从 1 995年 1月至1 997年 4月 ,对 87例择期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输血组 61例 ,未输血组 2 6例。结果  61例输血组患儿中 ,2 0例发生术后感染 ,...
关键词:输血 先天性巨结肠 围手术期 术后 感染 
Pna手术及盆底肌肉折叠术在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年第5期277-279,共3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刘荫棠 陈亚军 李平 潘云港 徐延波 
目的 了解Pe~na 手术及盆底肌折叠术治疗无肛术后大便失禁的效果。方法 采用再次Pe~na 手术和盆底肌折叠术治疗高中位无肛畸形术后大便失禁患儿9 例( 平均年龄6 .3 岁)。术中见9 例患儿肛门和直肠均未穿过横纹肌复...
关键词:肛门闭锁 便失禁 Pna手术 盆底肌肉折叠术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间置空肠代胆道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北京医学》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张建 王燕霞 刘荫棠 魏临琪 
通过对187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间置空肠代胆道矩形瓣返流术后患儿的随访,提出术后应激性溃疡、小肠套叠、胆瘘、十二指肠肠瘘及急性肝功能衰竭力近期并发症,而粘连性肠梗阻、反复胆道感染及慢性胰腺炎等则为远期并发症。本文指出...
关键词:肝肠吻合术 并发症 治疗 胆总管囊肿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输血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
《实用医学杂志》1999年第4期278-279,共2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刘荫棠 魏临琪 
由于小儿术前禁食,手术失血及绝对血容量低,因此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常需输血。但是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除熟知的溶血反应,传染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外,输血对免疫的抑制受到关注[1...
关键词:巨结肠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输血 术后感染 儿童 
Pena手术及盆底肌肉折叠术在治疗高中位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应用被引量:2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8年第4期23-25,共3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刘荫棠 陈亚军 潘云港 徐延波 
大便失禁是高中位肛门闭锁患儿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治疗方法有:股薄肌移植、臀大肌移植、盆底肌折叠及脉冲电刺激器埋植和二次Pena手术等方法,均获得了成功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有控制排便功能的横纹肌复合体存在...
关键词:肛门闭锁 Pena手术 盆底肌肉折叠 大便失禁 儿童 
联合断流术在治疗小儿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8年第6期367-368,共2页刘翔 王大勇 刘荫棠 
自1987~1996年8月采用联合断流术(门奇静脉断流+胃底楔形切除),治疗了18例患儿,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或加气管插管),行左上腹横切口或“L”形切口,切除脾脏后(若脾不大,应尽量保留)。于胃大...
关键词:儿童 门静脉高压 断流术 
小肠重复畸形血运的观察及新术式应用被引量:1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7年第3期142-144,共3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魏临琪 刘荫棠 姚慧筠 周红 王大勇 
目的:观察小肠重复肠管的血运与相应主肠管的血运之间的关系,探讨单纯切除重复肠管的可行性。方法:对78例患儿的81个小肠重复畸形肠管进行观察,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岁。结果:根据重复肠管的血运可将肠重复畸形分为两型:并列型(Ⅰ...
关键词:肠系膜 动脉 静脉 肠畸形 小肠 外科手术 儿童 
倒“V”形瘘管肛管瓣在肛门后切术中的应用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李龙 张金哲 刘荫棠 王燕霞 黄浦 
对于有瘘型的低位肛门直肠畸形儿,通常采用肛门后切术忙(Cut-Back)治疗,但是因为肠壁与皮肤切口的后端相距较远,二者缝合时常常张力较高,容易导致术后切口裂开,感染。我们采用倒“V”形瘘管肛管瓣与皮肤切口嵌插缝合方法,试图对术式改...
关键词:瘘管 肛门 肛管 皮肤切口 瘘口 切开 术中 缝合 治疗 部位 
张力-应力定律在肛门直肠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新方法被引量:5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年第1期20-22,F004,T000,共3页李龙 张金哲 王燕霞 刘荫棠 罗宇 黄浦 孙国强 罗平风 曾津津 
利用张力-应力原理,采用球囊持续扩张方法,治疗肛门直肠狭窄患儿13例,其中先天性肛门狭窄2例,肛门成形术后肛门狭窄5例,先天性直肠狭窄1例,术后或外伤性直肠狭窄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1例。狭窄段长度0.6~1.0c...
关键词:直肠狭窄 肛门狭窄 扩张术 张力 应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