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TC可视化分子对接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应用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OBE-TC的《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教学设计
《软件工程》2018年第11期49-51,共3页董悦丽 陈明华 彭志豪 孙斌 
2017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OBE教育模式下IT实践类课程能力导向的多元考核体系研究与实践
结合OBE-TC工程教育理念,针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聚焦于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从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两个方面,对《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教学...
关键词: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OBE-TC 课程设计 
基于OBE-TC的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5
《计算机教育》2018年第11期57-60,共4页董悦丽 孙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OBE教育模式下IT实践类课程能力导向的多元考核体系研究与实践"(5)
针对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从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2个方面分析如何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注重TOPCARES-CDIO能力培养,从学习成果出发,确定课程的目标以及支撑的毕业要求...
关键词:OBE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学习成果 教学改革 
云环境下药物分子对接动态任务迁移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年第1期153-155,164,共4页董悦丽 郭权 孙斌 李正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168;61170169);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资助计划项目(2012J21DW019)
基于传统动态任务迁移方法,针对药物分子对接任务,提出了云环境下药物分子对接任务优化迁移策略。通过分析各节点自身中断事件发生次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得出即时可靠性评价参数,从而选取最可靠的节点作为迁移目标。在源节点与可靠的目...
关键词:云计算 任务迁移 分子对接 计算节点 
药物分子对接动态任务迁移优化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第4期1253-1259,共7页董悦丽 郭权 孙斌 康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0169;61170168);'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918501)
针对药物分子对接任务,基于传统动态任务迁移方法,提出了药物分子对接任务迁移优化策略。通过分析任务动态迁移涉及的各结点自身中断事件发生次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得出了各结点的即时可靠性评价参数,选取可靠性高的目标结点机。在源结...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网络 虚拟机 任务迁移 分子对接 配体 受体 
面向BREW平台的可视化UI设计工具开发被引量:1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第7期2879-2883,2889,共6页董宗然 孙斌 张盈谦 杨光 陈秀寓 董悦丽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9204)
为了解决BREW移动平台下应用界面(UI)开发缺乏可视化设计工具,UI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类比其它平台的UI设计现状,开发了一款面向BREW平台的新型可视化UI设计工具。分析了软件的工作流程,针对软件实现过程中的UI保存、界面可视化设计、界...
关键词:博路 可视化 界面设计 代码自动生成 可扩展标记语言 
基于AOP的细粒度RBAC模型研究被引量:3
《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第18期161-163,共3页张盈谦 孙斌 刘佳 董宗然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AOP技术的RBAC访问控制模型,是对传统RBAC访问控制模型的改进,突破了传统RBAC模型中不具备对细分数据的访问控制的限制。同时,本文根据面向对象技术对不同种类的细粒度进行了有效抽象,采用现有Java Struts2和AOP技术进...
关键词:AOP RBAC 拦截器 细粒度 访问控制 
基于模板的BREW应用可视化界面设计及代码生成
《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孙斌 董悦丽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技术的BREW应用程序可视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及代码自动生成的方法,从而改变了手工编写BREW应用的现状。本系统为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图形界面设计工具,开发人员可以进行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设计,同时根据用户的设计生成XM...
关键词:模板 自动代码生成 可视化 
IPv6基本首部的Petri网建模及测试生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第7期83-84,共2页孙斌 董悦丽 
使用渐增式建模的方法,建立了IPv6基本协议中基本首部的Petri网模型,并开发自动测试生成工具ATSG,得到的IPv6基本描述协议一致性测试套,该测试套可用于实际测试。最后以基本首部的下一个首部字段为例,给出了TTCN测试例。
关键词:TTCN IPV6 FDT 一致性测试 PETRI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