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建

作品数:9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工艺技术脱水天然气脱水天然气采油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钻采工艺》《石油钻采工艺》《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石油地质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机器学习的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汽窜识别研究
《石油钻采工艺》2022年第6期777-783,共7页宋保建 王若浩 马良宇 魏振国 贾喻博 刘慧卿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汽窜的产生与油藏地质和开发工程等因素有关,目前识别汽窜的方式局限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此类方法无法准确判别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机器学习方法可识别海量数据间的隐含关系,准确度高且模型易维护。分...
关键词: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汽窜识别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以三元共聚物作为CO_(2)增稠剂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1-6,共6页宋保建 李俊 王若浩 魏振国 方舒 包术成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高效采油工程及配套技术示范”(2016ZX05058);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研究”(KJQN201901540);“基于聚集态网络结构的页岩气水基钻井液携砂稳定机理研究”(KJQN201901538)。
提高CO_(2)的黏度,是改善CO_(2)驱油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以氟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而生成三元共聚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此共聚物能够增强CO_(2)的黏度,其与CO_(2)形成的复合体系不仅具有剪切...
关键词:CO_(2)驱油 增稠剂 三元共聚物 提高采收率 
高压分层注入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6
《钻采工艺》2019年第4期77-79,11,共3页秦世群 宋保建 范喜群 马宏伟 刘磊 张华 李家明 
为了解决双河油田分层注水、酸化封隔器工艺成功率较低的问题,研制了高压分层注入封隔器。该封隔器采用双活塞低压力坐封机构、洗井阀控制销钉,实现先坐封、后关闭洗井阀,提高了封隔器坐封的可靠性;采用双层紫铜碗胶筒肩部保护结构,同...
关键词:高压 分层 注入封隔器 密封 有效期 
国内外天然气脱水工艺技术现状调研被引量:8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第08Z期48-49,共2页谢滔 宋保建 闫蕾 吴勇 张国庆 
天然气脱水是天然气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脱水技术和工艺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概述了国内油气田普遍应用的传统天然气脱水技术,总结了传统天然气脱水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几种脱水工艺的...
关键词:天然气 脱水 工艺 
CFD方法在湿汽文丘里流量计设计中的应用
《轻工设计》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李继斌 李洪林 秦予东 刘坚城 宋保建 
本文主要针对湿蒸汽文丘里流量计的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考虑了两相流动特点,模拟了湿蒸汽在文丘里流量计流动过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的虚高模型与经典的Muckdock模型吻合较好,为湿蒸汽流量计...
关键词:CFD 湿汽 文丘里 流量计 
煤层气丛式井排采工艺研究
《轻工设计》2011年第4期33-33,共1页宋保建 
本文简述了国内煤层气丛式井开发技术及现状,分析了煤层气丛式井排采初期、正常生产期和后期的生产特征,介绍了现场常用的排采设备及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适合于煤层气丛式井排采的设备改进建议。
关键词:煤层气 丛式井 排采 
节能型样桶自动清洗装置可靠性设计与改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年第10期57-60,共4页袁结连 姜涛 宋保建 李军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经济合理、满足生产需要的改进方案,经过可靠性试验筛选,研制成功了节能型样桶自动清洗装置。高压、高温热水流对样桶进行冲洗,改变了传统的清洗样桶方法,每天平均清洗样桶费用由109.25元/天下降到9.8元...
关键词:样桶清洗 孔式喷嘴 可靠性 节能 
张店叠瓦状油藏注水见效特征研究及对策被引量:3
《河南石油》2005年第3期27-28,31,i002-i003,共5页曾丽 江涛 丁玉强 宋保建 李建军 韩亚群 
张店油田属于复杂断块油田,其油藏类型主要为断鼻、断层-岩性油藏,油气分布规律为“叠瓦状”。采用大斜度定向井采油,直井注水,在注水过程中油井呈现出常规型、突变型和波动型三种见效特征。结合张店油田储层低渗透、裂缝存在状况、强...
关键词:叠瓦状油藏 注水 见效特征 原因 对策 
井下电缆加热技术在高凝油开采中的应用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4年第5期51-52,共2页李庆毅 贾国奇 殷忠凯 高中勇 宋保建 岳强 
高凝油在开采过程中因凝固点高、结蜡严重造成原油在井筒内的流动能力差、举升困难 ,引起井堵、井卡 ,甚至抽油杆拉断等 ,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应用井下电缆加热技术 ,在空心杆内下入加热电缆 ,使空心抽油杆和加热电缆组成集肤效应加热...
关键词:高凝油 电缆加热 集肤效应 采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