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伶俐

作品数:40被引量:83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城镇化金融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财经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国软科学》《农村金融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脱贫家庭贫困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6970户脱贫家庭的调查实证被引量:1
《农村经济》2024年第9期122-132,共11页李伶俐 彭政钦 万妍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的测度、预警及阻断机制研究”(编号:21BGL2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采用2021年重庆市32个区(县) 283个村6970份脱贫家庭调查数据,使用改进的VEP模型测度脱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脱贫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脱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取决于...
关键词:脱贫家庭 贫困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分析被引量:6
《统计与决策》2024年第10期156-161,共6页彭政钦 李伶俐 万妍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JL086,21BGL21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SWU2209025)。
文章首先基于金融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从人力资本视角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被引量:19
《上海经济研究》2024年第3期59-72,共14页王定祥 李雪萍 李伶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普惠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批准号:21BJL086);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数字经济的区域协同治理路径研究”(批准号:2023ZDSC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数字技术企业高密度集聚、高强度分工协作、高度知识溢出、高度共享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和赋能实体产业、多主体联合创新、多技术融合、多产业跨界等多维特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
关键词:数字产业集群 国际竞争力 数字技术企业 数据要素 数字产业链 
数字金融、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被引量:3
《当代金融研究》2023年第10期24-41,共18页王定祥 瞿巾巾 李伶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普惠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21BJL086);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基于金融生态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路径研究”(2022ZDSC04);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中国式金融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SWU2209025)。
数字化时代下,数字金融如何借力人力资本助推企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20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相结合,探究企业人力资本在数字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产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
关键词:数字金融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及机制分析被引量:64
《改革》2023年第7期90-104,共15页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普惠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21BJL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的测度、预警及阻断机制研究”(21BGL21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中国式金融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SWU2209025)。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
关键词: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农业经济增长被引量:7
《经济学家》2023年第6期88-99,共12页李伶俐 胡小英 王定祥 刘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普惠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21BJL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的测度、预警及阻断机制研究”(21BGL21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中国式金融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SWU2209025)。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构建物化技术进步的农业生产函数,探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运用1978—2020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检验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产业集聚机制。研究表明:1978年...
关键词:农业资本有机构成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产业集聚 
中国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被引量:73
《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6期48-71,共24页王定祥 彭政钦 李伶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的测度、预警及阻断机制研究”(编号:21BGL21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中国式金融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编号:SWU2209025);“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编号:SWUPilotPlan026)的资助。
本文以马克思产业资本循环理论为基础,从融合的基础设施条件、融合发展的主体和环境以及融合发展的过程三个维度,深入分析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中...
关键词:数字经济 农业 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逻辑解构与机制构建被引量:43
《中国软科学》2023年第4期43-53,共11页王定祥 胡建 李伶俐 胡小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JL086;21BGL211);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SWU2209025);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SWUPilotPlan026)。
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部门,数字经济以其提供的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深刻地变革着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正重塑着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新格局。而政府与市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失灵现象。因此...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逻辑解构 机制构建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7
《金融论坛》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邹新阳 岳慧诗 李伶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普惠视角下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1BGL16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测度、预警与防范研究”(21BGL2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融资的制度协同与创新研究”(19YA790129);中央高校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统筹城乡的农村普惠金融制度创新与体系构建研究”(SWU1609114)。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实证考察普惠金融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普惠金融对城乡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差距存在改善效应...
关键词: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 中介效应 
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互动发展机制及政策保障被引量:5
《当代金融研究》2023年第1期1-17,共17页王定祥 胡建 李伶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普惠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21BJL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脱贫户返贫风险的测度、预警及阻断机制研究”(21BGL211)。
本文从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依据和现实要求出发,借鉴金融经济关系理论与历史经验,对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互动发展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存在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数字金融会通过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资本普惠包...
关键词:数字金融 数字经济 互动发展机制 政策保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