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红

作品数:40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影像电视媒体收视率话语影像表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唯实(现代管理)》《中国传媒科技》《青年与社会(下)》《学习与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城市认同建构——以苏州广电总台“非凡十年”主题报道为例
《声屏世界》2022年第24期17-19,共3页潘文龙 杜志红 
主题宣传报道是媒体机构的“规定动作”。如何在这样的规定动作中做出新意,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是对媒体机构策划组织、报道制作能力的检验。文章以苏州广电总台的“非凡十年”主题报道为例,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主题报道创新的思...
关键词:主题报道 策划创新 表现力 城市认同 
亲情类短视频:家庭仪式的影像形态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15期98-100,共3页潘萌萌 杜志红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媒介变革中的影像话语流变研究”(2017ZDIXM139)阶段性成果。
短视频不只是成为网红或商业营销的工具,还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功能。文章以亲情类短视频为考察对象,以家庭仪式视角切入解读,通过对多个家庭微信群的考察,发现亲情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成为家庭成员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并成为一种家庭仪式...
关键词:短视频 家庭仪式 影像形态 
时代报告剧的审美特征与提升路径
《现代视听》2022年第6期58-61,共4页潘萌萌 杜志红 
时代报告剧是202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界涌现的新剧类,它们大多采用“单元式”或“拼盘式”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这种结构契合了特定的题材要求和观众的观赏习惯、审美需求,能紧扣社会主旋律,为时代画像、为人民发声,激发观众情...
关键词:时代报告剧 单元剧 审美特征 
技术化场景:考古类节目影像呈现的新方式——解读央视《中国考古大会》
《声屏世界》2022年第4期33-35,共3页潘萌萌 杜志红 
如今,新影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许多以往电视中所无法呈现出来的画面变为现实。国内首档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运用全新的场景营造手段,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丰硕的考古成果运用技术化场景进行呈现,利用现代表现手法...
关键词:《中国考古大会》 新影像技术 场景 
短视频引发网络舆论热点的影像逻辑被引量:2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年第3期-,共13页杜志红 郑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介影像传播与文化创新研究”(16YJA860004);苏州大学“传播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基金项目(50142001)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由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论热点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考察这些引发网络热点的短视频,可以发现其影像特性使其具有"事实之锚"的记录功能,让事件的特殊瞬间得以保留并可见;这些短视频所具有的戏剧性元素,又让其能...
关键词:短视频 事实之锚 议事广场 病毒式传播 
短视频传播中华文化的影像话语创新——从“李子柒现象”的讨论说起被引量:7
《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杜志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介影像传播与文化创新研究”(16YJA860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媒介变革中的影像话语流变研究”(2017ZDIXM139)阶段性成果。
李子柒在短视频传播领域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其影像话语创新的结果。影像话语是一种影像作品的生产理念和组织方式,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话语特征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侧脸镜头建构“她我关系”和电影模式;叙事蒙太奇的连续动作组接;叙境的同...
关键词:短视频 文化传播 影像话语 中国故事 
新媒介技术与影像的文化表现力提升——基于对宣传片的考察
《北方传媒研究》2017年第6期15-19,共5页李文茜 杜志红 
本文通过对表现类蒙太奇宣传片的解析,探讨了新媒介技术如何提升影像的文化表现力的问题。帧抠、画幅裁剪、遮罩、阵列、AE等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提升影像对布局、结构、细节的表现力和对动静转换、古今叠变等意象的...
关键词:新媒介技术 影像符号 拟仿时空 
网络表情符号的意义生产被引量:2
《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48-53,共6页杜志红 陈德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介影像传播与文化创新研究"(16YJA860004)阶段性成果
网络表情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可以归纳为强调、缓和、起哄、娱乐和漂移等几种类型。网络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语言表达所必备的情绪辅助,并且在特殊语境下起到缓和与消解沟通中产生的尴尬,但前提是网络表情...
关键词:网络表情符号 象征系统 肖似性 交流情景 意义生产 
文化创新:理解新媒介影像传播的重要维度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杜志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新媒介影像传播与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YJA860004)的研究成果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出符号和意义,借助媒介进行传播而形成文化。从历史看,传播技术和交往媒介的变革往往是文化变革、创新和发展的契机。互联网时代,新媒介和影像传播已经深深介入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影像的生...
关键词:文化创新 新媒介 影像传播 
电视剧《中国式关系》的“空间”隐喻被引量:2
《中国电视》2016年第12期37-40,共4页杜志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介影像传播与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YJA860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介与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538〉的研究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看来,人的社会关系也往往表现为一种空间关系,他把“空间”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的场所和中介……人们在空间中可以看到社会...
关键词:空间关系 中国式 电视剧 新马克思主义 隐喻 社会关系 社会学家 列斐伏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