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怀平

作品数:27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化刑事调解恢复性司法水源地科学发展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领导科学》《广西社会科学》《环境保护》《党政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价值意蕴、存在问题和优化路径被引量:28
《理论探索》2018年第6期124-128,共5页张晓飞 潘怀平 
在行政公益诉讼二元互助监督模式下,检察建议事实上已成为案件终结的常态化方式。检察建议这一监督方式有其独特价值,集中体现为促进正确行使行政权的鞭策和威慑。但是,这一方式在实践运行中也面临法律适用原则性过强、建议内容与诉讼...
关键词:检察机关 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建议 优化路径 
陕甘宁边区审判体制的建构经验与现实价值被引量:1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105-112,共8页潘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1XFX008)
中华苏维埃政权司法体制的初创成为陕甘宁边区审判体制建构的逻辑起点。"一元化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保持和推行极大地抵御了边区政权被国民政府"西式政权"的同质化。边区确保党对司法的政治领导以防止党委包办司法,削减政府对司法的业务...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审判体制 历史建构 优化经验 现实价值 
社会公共利益视域下的民事责任形式拓展问题探究被引量: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1-85,共5页张晓飞 潘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FX008)的阶段性成果
适当地拓展民事责任形式是保护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民事制裁是人民法院对侵害民事权利、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是对民事责任形式的外部性拓展。惩罚性赔偿是对补偿性民事责任形式的内部性补...
关键词:理论法学 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责任形式拓展 民事制裁 惩罚性赔偿 
城市化与乡土化:基层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实证研究被引量:6
《法学》2013年第9期52-62,共11页潘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1XFX008);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土法官研究"(CSL[2011]D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基层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正处于城市化与乡土化并存的样态。城市化司法以集约于城市所在地的现代化司法场所为服务平台。城市化司法旨在达成司法的"标准统一、行为适法"的逻辑自洽性与连续性。乡土化司法以分散于农村所在地的非固定、...
关键词:城市化 乡土化 基层司法 运行机制 实证研究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的“环境权利”保护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被引量:5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潘怀平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三秦学者"岗位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环境权利"纳入人权范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人性"理论特色,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人化"实践特色,坚持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实施,必须突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优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环境权利 环境问题 环境法治 
比较法视野下陕甘宁边区罪刑协商制度研究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13年第3期95-99,共5页潘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1XFX008)的前期阶段性成果
陕甘宁边区的刑事政策以教育感化为主,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一定范围的刑事案件试行调解,开启了世界法制史上刑事调解制度之先河。"镇压与宽大处理相结合"刑事政策的运用和国外的"辩诉交易"程序有异曲同工之效。陕甘宁边区的刑事调解应为...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刑事调解 刑事和解 辩诉交易 恢复性司法 
乡土法官城市化及其根本出路被引量:1
《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潘怀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甘宁边区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1XFX008);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土法官研究"(CSL〔2011〕D69);2012年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乡土法官的城市化与司法传统传承机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发展道路探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三秦学者"岗位资金资助;负责人潘怀平
走进乡土、驻扎乡土,成为乡土法官,是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法律现象。乡土法官城市化的基本现状是:履职方式趋向城市化,履职场所向城市扩展,居住地由乡下向城镇转移等。乡土法官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土法官的"朴实司法"作风逐渐丢失...
关键词:乡土法官 城市化 基本现状 主要问题 根本出路 
乡土法官司法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109-112,共4页潘怀平 
乡村社会是绵延乡土司法文化的核心场域。乡土法官作为乡土司法传统的传承者,在乡土司法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乡土法官司法传统的传承路径体现为:走进乡土——驻扎乡土——回归乡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土法...
关键词:司法文化 乡土法官 司法传统 传承 发展 
创新流域治理机制应以流域管理政务平台为抓手被引量:18
《环境保护》2012年第13期37-39,共3页胡德胜 潘怀平 许胜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项目"流域治理机制研究"课题资助
科学的流域治理是确保我国水利安全的关键和核心。当前流域治理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存在于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的事权不明,监督机制弱化,协商对话机制缺失,制度创新不够等机制性障碍中。
关键词:监督机制 流域治理 制度创新 流域管理 抓手 平台 政务 协商对话 
专业化、民主化与社会化——环境诉权实施主体的多元建构被引量:1
《环境保护》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潘怀平 
环境公益诉讼的存在弥补了传统"直接利害关系说"诉权理论的缺陷,防止了国家机关的失职,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环境诉权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建构,减少了诉讼资格的限制,为保护环境权打开了方便之门。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社会化 诉权 施主 专业化 民主化 公共利益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