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

作品数:6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结构信息自由民主网络政治网络空间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西方“知沟假设”理论评析被引量:2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7-112,共6页丁未 
文章对西方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知沟假设”的研究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和个体层面在理论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 ,尤其从低社会地位群体角度 ,对个体层面无视大众传播的社会后果进行了剖析。文...
关键词:知沟假设 社会结构 个体 社会地位 心理机制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被引量:4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1-16,共6页丁未 张国良 
“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
关键词:网络传播 知沟 社会经济地位 互联网接入与使用 数字鸿沟 
大众传播的社会结构与知识差异——明尼苏达小组早期知沟假设研究被引量:12
《新闻大学》2001年第3期32-36,共5页丁未 
“知沟”(knowledge gap,又译“知识沟”)假设自1970年提出以来,研究成果颇丰。至1996年,已有70余篇有关这一假设的研究报告问世(viswanath etal.,1996),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研究及其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传播效率 大众传播 社会结构 知识差异 知沟假设 社会变迁 知识控制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被引量:4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19-24,共6页丁未 
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空前的开放性、互动性所带来的自由与平等感,使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产生了天然的联系。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等,技术也不可能自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全面开禁,...
关键词:网络空间 民主 危机 信息自由 虚拟空间 网络政治 技术控制 
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三种角色定位被引量:11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44-50,共7页丁未 
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新闻思想史上有关的报业角色观进行了一番梳理 ,粗分出三种报业角色定位 :( 1 )报业作为变革政治的“利器”。以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想家确立的报业角色观 ,是建立在现实的政治改革———“以...
关键词:新闻事业 中国 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专业考博应试谈
《新闻大学》2000年第1期101-102,共2页丁未 
  本人以为,此类文章贵在实用,加上自己是过来人,所以只想谈几点实实在在的体会,以供正往这条道上拼搏的各位同学参考借鉴。   (1)招生简章上所列的应试教材,大体分为两类:一为史论,一为实务。中国目前的应试风格,总体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