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治

作品数:2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华文学选刊》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编辑文学作品《白鹿原》茅盾文学奖小说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湖南文学》《北大荒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师生情缘
《中国残疾人》2017年第3期68-69,共2页何启治 
大约在1994年,我就陆续收到残疾青年赵凯的来稿和来信。他读过我编辑出版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后,给我写来了第一封信,备述他生活的艰辛和创作的艰难。他生于1970年,9岁患类风湿病,18岁时瘫痪在床,颈椎、腰椎和双髋关节全部“锈死...
关键词:情缘 师生 《白鹿原》 残疾青年 长篇小说 编辑出版 风湿病 髋关节 
用科学历史观观照历史和人生——读缪俊杰长篇小说《烟雨东江》
《创作评谭》2016年第6期8-11,共4页何启治 
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缪俊杰著长篇小说《烟雨东江》的清样,几年前的一幕不禁呈现在脑海中。那是在己经退休的几个大学同窗的聚会上,俊杰兄郑重其事地说:退休了,终于可以摆脱各种繁杂事务的干扰,自己支配时间了,我要写一部反映客...
关键词:长篇小说 科学历史观 观照历史 东江 人生 历史生活 客家民系 退休 
评论家的勇气和精神——谈缪俊杰改革开放初期的文艺工作
《创作评谭》2016年第6期17-18,共2页何启治 
30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五十非梦亦非烟》的文章,记述文艺评论家缪俊杰的经历。文章发表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的何西来先生著文评论说:“《五十非梦亦非烟》是启治为他的武汉大学老同窗、评论家缪俊杰留下的一...
关键词:文艺评论家 改革开放初期 文艺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精神 勇气 文章发表 武汉大学 
生命之歌
《海燕》2012年第1期4-10,共7页何启治 
第一乐章凤凰涅槃在浴火中重生一火山爆发的滚滚烟尘裹着烈焰冲天而起,遮天蔽日,直达数百上千米的高空。炽热的火山熔岩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我国北方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达1060平方公里。熔岩漫过之处,生灵涂炭,玉...
关键词:五大连池 火山岩 地质公园 冷泉 火山熔岩 文学月刊 火山爆发 生命力 俄罗斯人 火山口 
关键在于科学态度——《向阳湖文化研究》读后随想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196-198,共3页何启治 
《向阳湖文化研究》(武汉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是5种7册《向阳湖文化丛书》中之一种,近50万字。由于李城外主编的热心鼓动,我终于在旅居海南的休闲日子里读完,读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即"五七"干校文化研究成功...
关键词:文化研究 科学态度 向阳湖 随想 2010年 武汉出版社 第一版 李城外 
屠岸是“独一无二”的(外一篇)
《海燕》2009年第11期44-46,共3页何启治 
我为什么说,在领导过我的几位社领导中,屠岸的"品德和贡献"是"独一无二"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和李晋西合作完成《我仍在苦苦跋涉:牛汉自述》
关键词:编辑工作 编辑家 品德 晋西 长篇小说 领导人 戏剧评论 贡献 自述 作品 
值得一记的内参“黄皮书”被引量:2
《出版科学》2009年第3期101-102,共2页何启治 
“文革”十年期间,百花凋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作也自然全面停顿了,但因为她的特殊身份,除奉命出版过一些“大字本”外,也曾出版了带有强烈时代印迹的《金光大道》等图书。
关键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皮书 内参 得一 《金光大道》 “文革” 图书 
神奇的葬礼(散文)
《湖南文学》2008年第9X期39-41,38,共4页何启治 
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往往各有其独特的风俗和习惯。西藏天葬,就是其中很不寻常的一种。这种葬法,史籍谓之"鸟葬";顾名思义,是让鸟把死人的尸体吃光。?那么,是不是把死者放在深山荒野里。
关键词:天葬场 一段段 青稞面 烟雾缭绕 尸亲 政治文化环境 神鹰 终身事业 黎明前 声地 
尼加拉在召唤(散文)
《湖南文学》2008年第9X期42-44,共3页何启治 
……离开福临门粤菜餐馆后的头一件事,老唐想的就是参加华埠旅游团到纽约以外的地方去看看。他选择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到尼加拉瀑布观光的两日一夜游。天公不作美,旅游团出发时是阴雨天气。Y公司的旅游车是一辆有30多个舒适座位的大巴士。
关键词:尼加拉瀑布 福临门 华埠 阴雨天气 就这样 海底隧道 声地 中山纪念堂 精神联系 水牛城 
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个编辑和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遇合机缘
《湖南文学》2008年第9X期45-48,共4页何启治 陈启文 
陈启文(以下简称陈):何老师,据我所知,您和当代一些优秀长篇小说很有缘分。请向读者简略地介绍一下您这方面的情况吧。何启治(以下简称何):我的编辑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即被分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直...
关键词:编辑家 《白鹿原》 陈忠实 人民文学 《当代》 《古船》 何启 中国当代文学 茅盾文学奖 钱石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