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辉

作品数:37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手工艺艺术世界《博物志》美国社会画中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美术界》《艺术百家》《广东园林》《美育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人物的大世界:18世纪广东艺匠“赤官”的旅英交游与作品考析
《装饰》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关晓辉 段丽红 
赤官是一位被忽略的18世纪广东泥塑匠师,作为清朝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由于种种机缘踏足英伦,接触了当时绝大多中国人无法见识的“大世界”。他在伦敦上层社交圈混迹,还拜见了国王和王后,参与了皇家美术学院的晚宴和大展,充当了中西...
关键词:赤官 广东艺匠 旅英 外销泥塑 艺术交流 
数字记忆: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保护和传播研究被引量:1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4年第2期120-122,共3页关晓辉 林子灏 
数字记忆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和存储,并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应用方式。在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可以说是一条可行性路径。它使文化遗产的记忆资源长期保存...
关键词:数字记忆 粤港澳大湾区 “海丝”遗存 数字保护和传播 
维多利亚时代的一次设计趣味之争
《装饰》2022年第9期89-93,共5页关晓辉 
维多利亚时代一次围绕装饰和设计价值展开的争论成为我们考察西方设计批评史的理想切入点。一方代表官方立场,倡导装饰和设计要遵循趣味标准化准则,并通过举办博览会和设立博物馆推行国民趣味教育;另一方代表大众阶层立场,呼吁装饰和设...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设计趣味 标准化 好设计 世界博览会 
新视觉语法视域下的设计叙事方法研究被引量:1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2年第7期30-34,共5页关晓辉 姜乃琪 洪志豪 
为了打通跨学科方法研究的屏障,将语言学中的视觉叙事理论引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之中,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思维和实践上的启示。在新视觉语法中,设计者、作品和读者的交流必须是畅通无阻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是使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观众...
关键词:新视觉语法 视觉叙事 设计叙事方法 人际关系 概念意义 组篇关系 
解读蒂姆·英格尔德的造物和设计人类学理论被引量:2
《创意与设计》2022年第2期68-73,共6页关晓辉 
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格尔德从生物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维度对造物和设计进行别样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有:(1)“造物如同生长”,物的形态在内外作用力的场域中逐渐生成,如同有机体生长一样;(2)“设计即预见”,设计不仅与造物共生,而且面向物...
关键词:造物 设计 生态人类学 生命流动 
康德的手工艺美学观新解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21年第3期72-76,共5页关晓辉 
一般认为,康德和其他美学家一样贬低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事实上,康德将手工艺和艺术同时置于“依附美”范畴之下,并认为两者的美学价值无高低之分。首先,作为“目的性概念”的功能是规定手工艺美学判断的前提,满足功能才会促成审美快感的...
关键词:康德 手工艺美学观 依附美 功能 形式 
论西方手工艺的身体属性和具身化形态被引量:2
《创意与设计》2020年第3期66-70,共5页关晓辉 
西方手工艺的身体属性及具身化形态向我们展现了手工艺在艺术领域之外的理论可塑性和丰富性。“craft”的词源含义为力量和体力,天然的身体属性使其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被视为体力劳动。20世纪初莫斯提出“身体技术”的概念,为手工艺具...
关键词:西方手工艺 身体属性 具身化形态 
西方手工艺的概念与内涵考析被引量:1
《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关晓辉 
西方手工艺概念Craft来源于撒克逊语Craeft,其原意为力量、体力和威力,与中国语境的手工艺相距甚远,后者通常被解释为“工艺美术”。由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手工艺被局限于体力劳动的范畴中,与艺术相比处于低等的位置;在“工艺美术运动...
关键词:西方手工艺 体力劳动 社会改良力量 具身化知识 
解析帕特里克·迪伦的手工艺文化生态模型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0年第1期82-87,共6页关晓辉 
帕特里克·迪伦提出的“手工艺文化生态模型”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人的各主观要素、社会和文化规则与手工艺实践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的基础是关联性和共构性两种参与模式,二者不断进行交互,导致经验和创造并行发生。手工艺文化生态模型...
关键词:手工艺 文化生态 模型 关联性参与 共构性参与 
设计人类学的视野和实践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19年第3期125-128,共4页关晓辉 
在改造未来和研究人类行为的驱力之下,设计学与人类学被放在同一论域之内。设计人类学采用设计学创新和改造的手段,加以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方法,构成跨领域的合作。设计人类学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于人机互动和协同设计的用户行...
关键词:设计 人类学 交汇 实践 认知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