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刚

作品数:22被引量:45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利用耕地保护耕地粮食安全土地利用转型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开发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土壤》《地理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农户意愿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分区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第5期299-304,共6页刘玉娇 朱青 吕立刚 廖凯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坡面水文土壤过程对氮素流失和排放影响机制"(41571080);"太湖流域丘陵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物理机制及模拟研究"(41301234)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优化居民点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环境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开展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对农居点整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南京市江北新区桥林和星甸街道为例,在农户意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居民点整理...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 潜力测算 农户意愿 整理时序分区 江北新区 
基于时间稳定性和降维因子分析的土壤水分监测优化被引量:6
《土壤》2016年第1期186-192,共7页刘玉娇 朱青 吕立刚 廖凯华 徐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09;4130123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重点项目(NIGLAS2012135005)资助
以南京市高淳区青山茶场中相邻的茶园和竹林坡地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点监测。基于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结合因子分析选取典型样点组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各监测点土壤水与典型样点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典型样点预...
关键词:土壤水分 空间预测 时间稳定性 茶园 竹林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太湖流域农田系统水分渗漏和氮磷淋失特征分析被引量:1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9期1491-1498,共8页赖晓明 廖凯华 朱青 吕立刚 徐飞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50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重点项目(NIGLAS2012135005)
在土壤水分长期定位观测基础上,应用Hydrus-1D模型对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水分渗漏进行动态模拟,并结合深层土壤溶液取样及氮磷浓度测定,分析了当前耕作方式下农田水分渗漏和氮磷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渗漏与降雨、灌溉及...
关键词:土壤水分 稻麦轮作 富营养化 氮磷淋失 
1985年以来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被引量:1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7期1086-1093,共8页吕立刚 周生路 周兵兵 陈龙 苏全龙 王静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11050)
利用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图谱分析技术及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全面定量分析江苏省1985年以来人类活动作用下土地利...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人类活动 复杂网络 图谱分析 江苏省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S1期23-29,共7页朱凤武 金志丰 崔飞飞 吕立刚 王静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11050-05)
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2008年4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三生"(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借助ArcGIS和社会学网路分析软件(Ucinet),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模型等研究方法,定...
关键词: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分类 Ucinet软件 苏南地区 
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与失地农民测算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1期284-290,共7页周兵兵 周生路 吕立刚 陆春锋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课题(201211050);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课题(场地复垦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与管控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城镇化进程所导致的耕地数量剧减和失地农民增加,是当前阶段下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问题。为探究中国耕地征收的空间差异及其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群体分布差异,基于省级尺度研究了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耕地征收 省际差异 失地农民 尺度效应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被引量:108
《经济地理》2015年第2期155-162,共8页陈龙 周生路 周兵兵 吕立刚 昌亭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11050)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力 转移矩阵 典型相关性分析 江苏省 
南京地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通达性的影响及地价增值响应被引量:57
《地理学报》2014年第2期255-267,共13页李志 周生路 吴绍华 代婉莹 陈龙 吕立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47)~~
以南京地铁1、2号线为例,通过多个指标测度地铁建成前后的交通通达性及其格局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用地对地铁通达性的增值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地铁从时间成本、影响范围等方面增益了研究区交通通达性;外围绝对通达性增幅高于中心区,而...
关键词:地铁 通达性 地价增值 南京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50
《地理科学》2013年第12期1442-1449,共8页吕立刚 周生路 周兵兵 戴靓 昌亭 鲍桂叶 周华 李志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11050)资助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 主导功能 生态环境质量 区域发展 江苏省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城市边缘区农居点用地城镇化整治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被引量:16
《地理科学》2013年第8期972-978,共7页李志 周生路 吴绍华 吕立刚 吴滢滢 
国土部公益性项目(201011006)资助
以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连云港市主城边缘区2 000余个农居点用地斑块单元城镇化整治的适宜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适宜城镇化整治的农居点单元占45%;受道路引力、地形高程阻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农居点用地城镇化整治适宜...
关键词:生态位 适宜性评价 城市边缘区 土地整治 连云港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