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萍

作品数:8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甘蓝型油菜油菜杂交油菜选育两系杂交油菜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农业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上海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青海)制种技术被引量:2
《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3期15-17,共3页张迁西 吴平 刘尊文 周贱根 袁卫红 周小萍 
为探索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制种技术,在江西的宜春、靖安,青海的西宁、互助、平安等地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地点、不同隔离条件、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播期试验,首创了一套两系杂交油菜高原制种新体系。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两系 异地 制种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二号”的选育被引量:15
《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第11期10-11,30,共3页刘尊文 吴平 张迁西 周贱根 袁卫红 周小萍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2002AA007209);江西省科技厅农业重点攻关项目
"赣两优二号"是用甘蓝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26S"与恢复系"C-189"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两系杂优组合。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制种栽培要点。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种 赣两优二号 选育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被引量:15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654-657,共4页刘尊文 吴平 袁卫红 周贱根 周小萍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2002AA007209)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是利用杂交育种与系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3年6个世代选育而成。N196S的育性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延长,由可育→部分不育→全不育,适宜南繁北制。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 育种 特性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油菜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被引量: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359-361,共3页吴平 刘尊文 周小萍 周贱根 刘桂华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A961 76)
用高稳系数 (HSC)法分析 1 999~ 2 0 0 0、2 0 0 0~ 2 0 0 1、2 0 0 1~ 2 0 0 2年度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 2 2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
关键词:高稳系数法 油菜 品种 稳产性 高产性 
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亲本繁殖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吴平 刘尊文 李海龙 周小萍 周贱根 袁卫红 刘宁 刘敏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A96 176 )部分研究内容
关键词:两优586品种 两系杂交油菜 亲本繁殖技术 
保障杂交油菜种子质量的技术
《江西农业科技》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吴平 刘尊文 周贱根 周小萍 
关键词:杂交油菜 种子质量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赣油14号不同直播密度的产量比较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袁卫红 黄世杰 周小萍 邹慧 袁秋香 
江西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通过不同直播密度试验 ,研究赣油 14号种植密度与群体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赣油 14号在密度为 18万株 /hm2 时产量最高 ,达 2 2 2 7.5kg/hm2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 ,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与群体产量变化较大 ...
关键词:杂交油菜 赣油14号 产量 油菜 栽培技术 直播密度 
甘蓝型油菜两用不育系501-8S育性转换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6期703-704,共2页李海龙 吴平 周贱根 周小萍 刘尊文 
国家 8 63计划和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盆栽实验表明 :光照时数和温度对甘蓝型油菜两用不育系 5 0 1 8S的育性转换起主导作用 ,可初步认定光照时数为 13h ,温度为 11℃是该两用不育系育性转换光温作用的临界点 ,同时 ,环境湿度对其育性转换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油菜 两用不育系501-8S 育性转换 影响因素 甘蓝型油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