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波

作品数:1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更多>>
发文主题:营造法式佛教艺术雕塑壁画造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教育》《云南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胡焕庸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油画创作
《油画》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张健波 李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课题“西域佛教艺术本土化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1VXJ021。
“胡焕庸线”强调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有关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等领域的科学认知。涉及“胡焕庸线”领域的研究成果众多,将“胡焕庸线”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可填补相关缺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油画作品是油画民...
关键词:新疆油画 “胡焕庸线” 油画民族化 油画创作 全国美展 
美术考古视域下塔里木盆地南缘早期佛教艺术考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张健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西域佛教艺术本土化研究”(21VXJ021)的阶段性成果。
“3S系统”把过去曾经存在过的地理、地貌等环境信息叠加进数据库中,传达出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验证艺术遗址、遗迹的环境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汉代通西域的交通路线以及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指标进行判断,鼎盛时期的“...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南缘 佛教艺术 河间派 美术考古 
西北绘画语境中的图像生成与情境体验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0年第9期140-141,共2页张健波 
祖国的西北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包含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简称“西北五省区”的该地域由东向西从平原过渡为荒漠、山地,具有众多的名山巨川,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和自然风貌。艺术的产生与滋养它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
关键词:情境体验 西北五省区 地理景观 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南部 图像生成 地域环境 西北地区 
热瓦克佛寺雕塑综考
《艺术探索》2019年第6期71-84,共14页张健波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南道佛教壁画的构图学研究”(2018MSXZDXKE[Z])
热瓦克佛寺的营造法式,空间结构及其塔、像并重的布局与犍陀罗有密切关系,其方形院落的围墙内外两面装饰有巨大的灰泥塑像。热瓦克龛下立佛的形式来源于大夏艺术,造像风格则受到秣菟罗和犍陀罗造像的共同影响,佛像的头光、施无畏印和磨...
关键词:热瓦克 立佛雕塑 犍陀罗造像 秣菟罗造像 磨光式发髻 
汉唐文脉中的于阗造型艺术诠索——以近年考古新材料壁画、雕塑为中心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21-27,共7页张健波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学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南道佛教壁画的构图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MSXZDXKE(Z);新疆艺术学院2017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美术考古学特色专业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JGYB004
于阗作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中心区域,有众多的考古遗址、遗迹。近年来新发现的壁画、雕塑均为于阗艺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并佐证了两汉至唐时期中原文化已根植于于阗。公元10世纪前后,于阗壁画图像呈现出对中原绘画样式、造型方法...
关键词:汉唐文脉 于阗 造型艺术 达玛沟遗址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雕塑考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03-111,共9页张健波 
新疆艺术学院2017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7XYJGYB004
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群包括托普鲁克墩1、2、3号佛寺。1号佛寺是目前发现的最小古代佛寺,其建筑形制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托普鲁克墩佛寺承载着西域佛教建筑、雕塑、壁画等领域的实证资料,反映了于阗公元六世纪至九世纪佛教艺术的发展水...
关键词:于阗 达玛沟 托普鲁克墩 雕塑 
米兰壁画的年代及风格学特征综考被引量:1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50-58,共9页张健波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丝绸之路南道佛教艺术及其中亚传播路线研究"(14YJA760049);本文为该项目的成果之一
米兰壁画的表现手法与绘画风格属于早期犍陀罗艺术,并具有浓厚的希腊罗马风格。米兰壁画的内容、形式、佉卢文题记以及佛寺的建筑样式,这些方面都从年代学角度显示出其所属时代可能早至公元2世纪。通过与克孜尔壁画中童子像发式的比较...
关键词:米兰壁画 佛教艺术 有翼天使 犍陀罗美术 
新疆和田阿以旺民居与中亚回字形佛寺源流考释被引量:1
《艺术教育》2015年第8期276-277,共2页张健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学重点学科"重点课题;2012年度课题名称"新疆和田地区‘阿以旺赛来’民居建筑的营造法式与装饰特点";项目编号:2012MSXZDXKE(Z);2013年度课题名称"和田木雕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13MSXZDXKE(Z)
新疆和田地区阿以旺民居为了适合南疆地域的环境气候,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了柱式系统和墙的建筑元素,注重实用功能。从历史脉络及结构方式来看,阿以旺民居与中亚贵霜地区的回字形佛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文章对此进行了追溯及梳理。
关键词:新疆 阿以旺民居 营造法式 回字形佛寺 
于阗木雕与中亚贵霜文化渊源考释被引量:3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7-124,共8页张健波 李钦曾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丝绸之路南道佛教艺术及其中亚传播路线研究"(14YJA76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学重点学科重点项目(2013MSXZDXKEZ)
于阗木雕是西域重要的民间艺术样式,尼雅遗址中所发现的木雕具有三重不同的图像志来源。这三重图像志分别与塞人文化、犍陀罗佛教造像、大月氏人的游牧文化相关,这也是贵霜文化的混合型艺术特征在于阗木雕中的体现。
关键词:于阗 木雕 贵霜文化 中亚艺术 犍陀罗造像 
于阗文化圈的文化性质与艺术样式初探
《艺术探索》2014年第1期26-27,36,共3页张健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重点学科重点项目"(2013MSXZDXKE[Z])
于阗号称"佛国于阗",佛教文化在该区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东西方多元文化因素在这里交汇并沉淀下来,形成了具有于阗独特地域风貌的文化与艺术样式。从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的雕塑与壁画来看,其色彩艳丽,补色效果强,"铁线描"技法明显,为典型...
关键词:于阗 达玛沟 佛教文化 佛教壁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