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军

作品数:47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石刻吕祖谦元杂剧文学元刊杂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丛》《中国哲学史》《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元刊杂剧三十种》皆刻于明初说之不成立--与张倩倩博士商榷
《戏曲研究》2022年第3期299-317,共19页宋艳 杜海军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的元杂剧作品集,自民国重现后,极大地推动了元杂剧的深入研究,是研究元杂剧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由于版本的复杂性和文献记载的缺失,关于其刊刻时间和来源,多有争论。20世纪,元刻汇集说几乎为学界共识,如郑...
关键词:《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杂剧 专题论述 郑骞 张倩倩 前辈学者 刊刻时间 
新发现《虎口余生》满汉双语本考论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20年第2期42-47,共6页杜海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聘专家资助项目。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新发现清代乐善堂装满汉双语20出本《虎口余生》。《虎口余生》或称《铁冠图》,又称《表忠记》,是清初创作的一部流行度颇高的传奇剧,今流行本一是戏曲选集及各种曲谱的选录出段或者零曲,二是云南大学图书馆藏巾箱本...
关键词:乐善堂本 《虎口余生》 巾箱本 《昆曲粹存》 
补足文学史研究之缺环——论石刻的文学研究价值被引量:1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4-62,共9页杜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石刻文献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XZW001)阶段性成果
石刻的文学意义历来不被研究者重视,叶昌炽说研究文学对于石刻而言等于买椟还珠。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对石刻的文学价值至今关注者不多,研究成果也有限。实际上,石刻在文学研究方面隐含有极大的价值:可补文集之缺、文体之缺、文学史料之...
关键词:石刻 文学史 补充价值 
论题名的文学研究意义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杜海军 
题名是摩崖于山体或者镌刻于人制各类石形物件之上的、以记录游人姓氏为核心的文字,是石刻中一种特有的体裁,在我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大量的存在。题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可丰富文体学或者说文学研究;题名具有文学的可鉴赏性,能为观者...
关键词:题名 文学 石刻 
从石本与纸本之异论石刻的文体特性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89-93,共5页杜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4XZW001)
石刻是一种石本文体,与纸本文体不同。从传统的文献留存看,主要的文本载体只有石头与纸张两种。以石为载体的文章我们称为石本,以纸张为载体的文本我们称为纸本。由于载体的不同,石本形成了与纸本不同的特点:石本较纸本内容与风格不同,...
关键词:石本 纸本 石刻 文体 
石刻之文体特性刍论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6年第11期11-18,共8页杜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编号:14XZW001)
石刻是以石为载体,以刀代笔镌刻于石上的,与大地紧密联系的一种文体。石刻有一致的行文特点:作者署名必冠职务或籍贯,行文必署时岁月时日、书丹人署名,石刻纪实性最强等。同时,石刻文体有更多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构成要素,从传递作者完整...
关键词:石刻 文体特性 刍论 
从鹅湖之会看吕祖谦的理学之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90-96,共7页杜海军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思录集说点校”(13JDJN02YB)
鹅湖之会,是吕祖谦于南宋淳熙二年发起主持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在中国学术史上极有意义。这次会议,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来都集中在朱熹与陆九渊二人方面。其实,这次会与吕祖谦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如果没有吕祖谦,就不会有鹅湖之会,是...
关键词:鹅湖之会 吕祖谦 理学 
宜州石刻孙中山年谱的价值被引量:1
《广西地方志》2016年第2期39-40,共2页杜海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石刻文献与文学研究>(14XZW001)
宜州市中山公园的一面方碑所刻孙中山年谱未曾为学界关注,1998年编纂的《宜州市志》也没有著录。该石刻年谱以民国纪年编年,在众多的孙中山年谱中独树一帜,凸显了年谱编撰者的革命情怀。年谱的內容虽然简短,却可以补令人所作《孙中山年...
关键词:宜州石刻 孙中山 年谱 
广西石刻在我国文献史上的独特贡献——广西石刻研究之八被引量:2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5,共5页杜海军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石刻文献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XZW001);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石刻著述叙录"(编号1419);广西特聘专家"桂学研究"专项经费资助成果
广西石刻以其形式突出、宋代石刻的发达、靖江王诸王石刻的独有、太平天国石刻的独有,在广西文化中独树一帜,可在中华文献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广西石刻 文献 贡献 
论石刻对文学传播的贡献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1-67,共7页杜海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ZW001);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1419)
在历史上流行过的诸种载体如甲骨、竹简、木牍、丝帛、皮革、纸张、金属与山石中,石刻以其独特的优势,以持久、及时、开放的传播方式,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甚大的帮助:一是提供方便的学习平台,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二是彰显文学的魅力,延...
关键词:石刻文学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方式 文学传播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