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晋湘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钦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载文意象现代情绪诗情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钦州学院学报》近五年来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以自然科学版为例被引量: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柴晋湘 
2015年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与提升学校影响力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2015LX523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钦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自月刊以来共计17期332篇载文、第一作者的系统分布、地域分布、职称结构、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学报》载文量及栏目设置基本稳定,基金项目论文比例较高;作...
关键词:《钦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载文 统计分析 
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要素及其作用研究——以《钦州学院学报》为例被引量:2
《钦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93-100,共8页柴晋湘 
广西高校科研技术项目: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与提升学校影响力路径研究(KY2015LX523);钦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学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及学校影响力研究--以<钦州学院学报为例>(2014XJKY-40B)
高校学报编委会、载文信息量、作者的学术水平等要素对学报影响力有明显的作用:编委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活跃度可引领学报的发展方向;载文质量、内容、特色体现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基金资助论文反映科研动态与研究实力;作者的职称和学历反...
关键词:高校学报 学术影响力 钦州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编委会 载文 作者 
《钦州学院学报》“北部湾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建设及构想被引量:3
《钦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柴晋湘 
广西高校科研技术项目:高校学报专业化发展与提升学校影响力路径研究(KY2015LX523);钦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学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及学校影响力研究--以<钦州学院学报为例>(2014XJKY-40B)
"北部湾文化研究"是《钦州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栏目有意识凸显北部湾文化研究的地位,集结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是北部湾地区经济文化研究的学术园地,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发展态势,栏目影响力显著。北部湾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应继续充...
关键词:钦州学院学报 北部湾文化 特色栏目 影响力 
金克木诗歌意象群的审美解读
《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36-39,共4页柴晋湘 
2010年钦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金克木的知性追求所开创的诗性空间(2010XJKY-12B);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走在智性抒情的路上--论金克木的新诗创作(201106LX527)
金克木是走在新诗现代性艺术探险路上的先行者之一,具有自觉的诗性追求意识。金克木诗歌中营造的意象群有自然意象群和人物意象群,营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科学精神熔铸于意象拓展了诗歌艺术的表现维度;意象原型的选用传达出独特的"现代情...
关键词:金克木 诗歌意象群 现代情绪 
金克木情诗创作探微
《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柴晋湘 
2010年钦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金克木的知性追求所开创的诗性空间(2010XJKY-12B);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走在智性抒情的路上---论金克木的新诗创作(201106LX527)
在中国新诗的王国里,情诗是较为受人注目并富有感染力的一支。金克木的情诗有一份现代的美丽,构思奇绝,将感情化为意象,使用原型模式,是真与美的统一。以其清澈流丽的品格和内在蕴藉的风度定格了少年情怀的单纯、明净,成为一种咏叹。
关键词:金克木 情诗 意象 
古雅意象凝结的幽微诗情——论金克木三十年代的诗歌被引量:2
《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14-117,共4页柴晋湘 
金克木的诗歌注重对主客体交融的"意象"选用,化古为今,反映了1930年代典型的现代"诗情"。在其诗作中,别致的古词是用来表达现代人的感触,蕴含了一种民族审美特质。在有限的诗性空间里,展示无限的风景和含蓄的意境。
关键词:金克木 意象 现代情绪 
诗情与知性的珠联璧合——评金克木三十年代的诗
《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柴晋湘 
金克木运用古典意象在抒情空间里凝结了现代人的感触,使抒情具有客观化的意味,提炼出精致深婉的诗情,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得到共鸣,具有舒缓的韵律美。他主张情知合一,以简约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营造出悠远深微的诗境。
关键词:金克木 诗情 知性 
麻木中的清醒和清醒中的麻木——评王祥夫《浜下》的反讽艺术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1期91-93,共3页柴晋湘 
王祥夫《浜下》演绎了当下人在“清醒”时亲情的回归与在“麻木”时亲情的背离,将人们在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中荒谬的悖论性处境呈现出来。本文试通过对文本反讽艺术的分析,来解析作者对人性的独特解读。
关键词:王祥夫 《浜下》 反讽 突转 
简谈林语堂的《萨天师语录》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36-138,共3页柴晋湘 
林语堂的《萨天师语录》是独具特色的文章,包含了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是其“打狗的急先锋”品格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他对国民性、东方文明、奴性、笑等方面的分析中来看林语堂对国民性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林语堂 国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