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琼

作品数:1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主题:误诊BCG麻风病病例报告组织病理检查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现代预防医学》《诊断病理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泛发性炎症性线性疣状表皮痣被引量:1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第9期603-603,共1页林玲 罗权 张锡宝 黄振明 马瑞琼 
关键词:表皮痣 泛发性 炎症性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误诊一例被引量:7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第10期657-657,共1页罗育武 黄振明 刘玉梅 马瑞琼 刘荣福 李嘉彦 
患者男,40岁,以眉部破溃出血性皮损十余年为主诉就诊.十余年前眉部初发皮损为一黄豆大浅红色丘疹,无痛无痒,渐向周围扩展,中央稍凹陷,患者常用手搔抓,破溃后有少量出血,结痂愈合.
关键词:结缔组织增生性 毛发上皮瘤 试验性治疗 皮肤深部真菌病 环状肉芽肿 误诊 破溃出血 红色丘疹 少量出血 
广州地区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被引量:5
《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第11期1521-1522,共2页曹文苓 黎小东 毕超 李嘉彦 林路洋 黄平 马瑞琼 
目的:了解2004年淋球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四环素高度耐药性)和TRNG(四环素MIG大于等于16MG-L)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27株淋球菌检出PPNG37株(29.1%)、TR...
关键词:淋球菌(GC) 最低抑菌浓度(MIC) PPNG 耐药性 
卡介苗(BCG)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麻风菌检测中的应用(附120例麻风病检测报告)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年第2期105-106,116,共3页刁兴 潘慧清 何桥 马瑞琼 黄进梅 
目的讨论卡介苗(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复发病人发现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完成MDT、复发、少菌麻风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BCG多克隆抗体检测标本组织中麻风杆菌抗原并与10%高碘酸氧化后做抗酸染色和一般抗...
关键词:麻风病 皮肤组织 BCG多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氧化 
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年第6期392-394,I103,共4页何桥 潘慧清 马瑞琼 邓晓华 古聪敏 刘燕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经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的麻风病患者 5 0例 ,可疑组 2 4例 ,治愈复查组 4 9例 ,对照组 2 1例 ,采用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关键词:BCG 麻风病 抗酸染色 多克隆抗体 确诊 对照组 诊断价值 组织学 细菌学检查 阳性率 
恶性黑素瘤误诊为脉管炎1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第5期478-478,共1页刘利平 李振洁 马瑞琼 刘福荣 
关键词:拇趾 脉管炎 溃疡 恶性黑素瘤 诊断 治疗 误诊 就诊 患者 出血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被引量:9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第2期115-116,共2页戴向农 谭学英 李春颜 杨爱成 马瑞琼 张锡宝 
关键词: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临床诊断 治疗 
毛囊角化病1例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3年第1期39-40,共2页林路洋 马瑞琼 叶少琼 张锡宝 刘福荣 
目的 :患者女 ,2 5岁。面、颈部及脐周红斑丘疹近二十年。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基底细胞层上方可见棘突松解现象 ,并有“圆体”、“谷粒”细胞 。
关键词:毛囊角化病 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 
发生在颈部的面部肉芽肿1例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年第3期213-214,共2页林路洋 张锡宝 马瑞琼 黄振明 邓建华 刘福荣 
目的:患者男,48岁。颈部反复出现浸润性深红色斑块拌毛细血管扩张二十年。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层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所见可符合面部肉芽肿诊断。
关键词:肉芽肿 面部 颈部 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 毛细血管扩张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色斑 红色 
色素性荨麻疹1例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第1期52-52,共1页林路洋 马瑞琼 邓建华 刘福荣 张锡宝 孙建方 
患者女,18岁,全身起疹17年。对其组织切片进行吉姆莎染色,可见肥大细胞,结合临床符合色素性荨麻疹诊断。
关键词:肥大细胞增生症 色素性荨麻疹 UP 诊断 治疗 吉姆莎染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