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琦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汤显祖传承《牡丹亭》集唐订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安石家族几则祭祀祝文考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508-512,共5页饶媛兰 高琦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抚州城内王安石家族祭祀文化研究”(19DQ03)。
从王安石家族提供的族谱中发现的几则祭祀礼仪新资料文献可以看出,王氏家族非常重视祭祀礼仪,在祭祀礼仪的内容、项目、操作程序等方面规范得更为完整、更为系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资料。所形成的祭祀礼仪文化构筑起整个王氏家族尊...
关键词:王安石家族 祭祀 礼仪 传承 
北宋循吏 治水行家——从“三记一序”看曾巩的水利情怀及治水功绩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232-236,共5页高琦 
曾巩任职地方官10多年,所到之处重民生、谋民利,兴修水利,先后写作了《广德湖记》《越州鉴湖图序》《齐州北水门记》《襄州宜城县长渠记》等水利论文,总结吸取前人治水的经验智慧,彰显了自身的治水理念和水利情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
关键词:曾巩 水利情怀 治水功绩 长渠 
传承孝道 性情中人——王安石的孝道精神与家园情怀探析被引量:3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18-322,共5页饶媛兰 高琦 
王安石对故乡江西抚州临川满怀深情,多次回临川探亲,这是他的孝道精神和乡愁情结使然,其在回乡时所作的诗文中洋溢着浓浓的家园情怀。他的这种孝道精神和家园情怀,对当今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
关键词:王安石 孝道精神 家园情怀 启示意义 
爱好是天然 雅志在山川——论汤显祖的山水诗创作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90-294,共5页高琦 
汤显祖是晚明诗坛上的一位优秀诗人。他在传统山水文化的滋润下,有着难忘难舍的山水情结,创作了不少抒发爱乡情怀、闲适情怀、山海情怀、亲民情怀并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山水诗,是一笔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汤显祖 山水情结 山水诗 地域特色 
代言尽意 择理精淳——论汤显祖的八股文创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01-206,共6页高琦 
汤显祖一生创作了60多篇八股文,大多内容精深,议理透辟,富于文采,凸显了他创作八股文所形成的个性特质,成为汤显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汤显祖 八股文 特色 价值 
古韵频发青春活力 剧坛绽放惊世华彩——对近10年不同剧种演绎《牡丹亭》盛况的回顾与思考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共5页邓俊 高琦 
近10多年来不同剧种纷纷编演汤显祖名剧《牡丹亭》,戏剧舞台上精彩纷呈。昆曲是演绎《牡丹亭》意境最好的艺术形式。剧目只有经过不断地传承创新、打磨完善形成特色,才能传之久远。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演绎盛况 回顾与反思 
少年显奇才 佳构惊考官——初论汤显祖早期八股文《女有馀布》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邓俊 高琦 
汤显祖的《女有馀布》是其科考期间的一篇早期八股文。此文理精气足,篇法谨严,富于文采,在汤显祖所有八股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女有馀布》的发现,对充实汤显祖的文献宝库、研究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启迪今人如何思维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汤显祖 八股文 文献 意义 
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高琦 邓俊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
关键词:李觏 七绝诗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补正缺憾 传承善本——《牡丹亭》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标注订校之二被引量:1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11-117,共7页高琦 
《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标注出处,列出原诗,为“汤学...
关键词:《牡丹亭》 集唐 订正 校注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标注订校之一被引量:2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3-19,共7页高琦 
《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标注出处,列出原诗,为“汤学...
关键词:《牡丹亭》 戏剧文学 汤显祖 徐朔方 笺校本 下场诗 “集唐” 订正 校注 文学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