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东波

作品数:27被引量:11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叙事英国学派后冷战时代全球史观历史学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导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集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标准”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研究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20年第5期16-20,共5页任东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学派与国际社会‘文明标准’研究”(19BSS019)的阶段性成果。
自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问世以来,在冷战期间略显沉寂的文明研究又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青睐。“文明标准”①研究成为文明研究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并产生了蔚然可观的学术成果。本文旨在梳理后冷战时代西方学术界关于“文明标...
关键词:文明冲突论 国际关系研究 塞缪尔·亨廷顿 后冷战时代 西方学术界 冷战期间 全球化时代 历史叙事 
16世纪苏莱曼立法的价值意蕴及当代启示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刘谕 任东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学派与国际社会‘文明标准’研究”(332196771402)
16世纪奥斯曼帝国苏莱曼立法主要基于维护帝国各个社会阶层经济利益、社会治理、民族和睦相处的客观考虑,也基于现有法律如何实现与时俱进的主观谋划。这一立法活动促进了帝国的民族团结、民族整合与民族认同,对当代中国具有深远启示价...
关键词:16世纪 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立法 法制建设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1期106-107,共2页任东波 
“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或Westphalian)这一术语,源于欧洲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5月至10月,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斯蒂芬·克拉...
关键词:三十年战争 图标 交战双方 学术研究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被引量:5
《史学集刊》2019年第4期22-26,共5页任东波 
“威斯特伐利亚”( Westphalia 或Westphalian)这一术语,源于欧洲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5月至10月,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斯蒂芬·...
关键词:欧洲历史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 张力 ICON 学术研究 国际关系 the 
历史与理论的张力:反思“威斯特伐利亚”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8期91-93,共3页任东波 
一'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或Westphalian)这一重要的历史术语,源于欧洲历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1648年5月至10月,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斯蒂...
关键词:威斯特伐利亚 国际关系学 神圣罗马帝国 伊斯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 
“文明”标准与英国学派的典型历史叙事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18年第4期7-11,共5页任东波 
在后冷战时代,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学派,重新获得国际关系学和世界史两大学科的青睐。“两个核心要素界定了英国学派的特殊性:它的三个重要概念及其理论上的多元主义方法。
关键词:英国学派 历史叙事 “文明”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标准 后冷战时代 国际关系学 多元主义 
“文明”与《历史研究》:汤因比的历史观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16年第3期102-111,共10页任东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学派的历史叙事研究"(12BSS003)的阶段性成果
西方古典教育的背景奠定了汤因比历史观的基础,20世纪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构成了汤因比历史观的生成背景,个人命运的沉浮荣辱又为汤因比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提供了不竭的外部刺激和动力。将历史研究与对国际现实问题分析结合起来,使他的历...
关键词:“文明” 《历史研究》 汤因比 历史观 
全球化时代与汤因比的文明史观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15年第5期24-27,共4页任东波 
阿诺德·J.汤因比(1889--1975)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纵观其一生,几度沉浮、历经荣辱。汤因比自己也经历了类似于“文明兴衰”的过程。汤因比在1940年代中期声名鹊起,在1950年代中期却黯然失色,但在1970年代及以后...
关键词:文明史观 汤因比 全球化时代 历史学家 柯林伍德 20世纪 40年代 50年代 
构建超越“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被引量:4
《理论导报》2015年第9期36-37,共2页任东波 
"西方中心论"是一个历史概念和命题,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它自18世纪中后期出现以来,从"西欧中心论"逐渐演变为"欧洲中心论""欧美中心论",直至今日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不仅在学术界颇有市场,而且深刻影响着公众对世界文明史...
关键词:西方中心论 话语体系 世界文明史 历史概念 世界历史发展 文化传播 假定前提 吉林大学文学院 理论方 
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得以掌权原因探析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273-276,共4页李忠远 任东波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得以在湖北掌权,是其本人特殊的地位、较为开明的思想、对待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党人的争权夺利和腐化堕落、立宪派和旧官僚推动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三方面原因的形成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密切相...
关键词: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 权力 革命党 立宪派 旧官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