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远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逻辑与全球史观史学方法史学广场协议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际经济文摘》《国际经贸探索》《社会科学辑刊》《求是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全球化分裂背景下的制度型开放策略
《国际经济文摘》2023年第3期6-8,共3页李忠远 孙兴杰 
现阶段全球化进程的本质特征是“全球化分裂”,即指世界主要大国之间不再有统一的有关全球经济发展的价值观或者共识,而是各行其道谋求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贸易金融规则的过程。这导致原有的全球化模式、路径及主导规则和理念正在发生重...
关键词:演变方向 冷战思维 全球经济发展 自身利益 全球化模式 开放策略 金融规则 全球贸易 
全球化分裂背景下制度型开放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策略选择被引量:9
《国际经贸探索》2023年第3期103-116,共14页李忠远 孙兴杰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
关键词:全球化分裂 制度型开放 制度竞争 制度学习 制度创新 对外开放关系 
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得以掌权原因探析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8期273-276,共4页李忠远 任东波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得以在湖北掌权,是其本人特殊的地位、较为开明的思想、对待革命的态度,以及革命党人的争权夺利和腐化堕落、立宪派和旧官僚推动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三方面原因的形成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密切相...
关键词: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 权力 革命党 立宪派 旧官僚 
有明之无善政自内阁始——论明初政治变动中的内阁政治文化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15年第3期154-163,189,共10页王剑 李忠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构失缺与晚明辽东社会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1BZS028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行省罢丞相的政治改革,引发了明初中枢政治的激变。朱元璋在实现高度集权的同时,却又面临着中枢决策低效的矛盾,但他仍以祖制的形式将这种政治体制确定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洪武时代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呈现相对的...
关键词:内阁 集权与效率 政治文化 明代 
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美国敲打日本的历史透视与启示被引量:2
《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88-91,共4页任东波 李忠远 
20世纪80年代,通过"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美国成功逼迫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美国敲打日本的最终目的是终结日本在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中长期享受的"搭便车"红利,遏制日本的快速崛起。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日本在安全、贸...
关键词:广场协议 卢浮宫协议 贸易国家 金融弱国 
“全球史观”究竟是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简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2期159-161,共3页李忠远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中提出"全球史观"的概念,至今风靡一时。但是"全球史观"究竟是一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却尚无定论。基于斯氏"全球史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从斯氏"全球史观"引发的思考,可以认定,"全球史观"不能算作史学方法的新...
关键词:全球史观 史学理想 史学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