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玻璃动物园》劳拉纳西·威廉斯主题重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少年》《长沙大学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外语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事件域认知模型下“你是什么 X”的构式研究
《文学少年》2020年第35期0334-0335,共2页李燕 
“你是什么 X?”这个经常出现在口语对话中的句式,除了表示一般的疑问语气还有诘问和责备之意。该句型中的“是” 充当判断动词,该动词前后的论元成分“你”和“X”借助事件域认知模型(ECM) 通过领属,施为,致使和等同等关系相互联系 共...
关键词:构式语法 事件域认知模型 构式义 论元角色 
重压下的释放——析《玻璃动物园》的主题及人物形象被引量:4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10期111-114,共4页李燕 
《玻璃动物园》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本文通过对剧中母亲阿曼达和女儿劳拉的形象分析,认为将她们归类于"孤独、失意、怯弱而心灵扭曲"的形象有失偏颇:这些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人在生存困境中的本能反应,在现实与幻想的冲...
关键词:田纳西·威廉斯 《玻璃动物园》 阿曼达 劳拉 
一幅地位驱动下的美国社会图景——评汤姆·沃尔夫小说《完美的人》
《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李燕 
美国新新闻主义创始人之一汤姆.沃尔夫的小说《完美的人》于1998年出版后极受欢迎却又非议颇多。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同时结合作者创作思想与手法的考察,指出《完美的人》是采用不同于传统欧洲思维方式的"社会地位"概念指导下创...
关键词:《完美的人》 沃尔夫 现实主义 社会地位 
解构:一种肯定性的思考——析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观被引量:1
《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李燕 
作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和文学批评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引起了学界的激烈论争。批评界一些学者认为解构是一种否定性的、并且只消解不建构的哲学。事实上,德里达的书写论、中心观、意义观处处表明:解构是针对语言符号、词语、...
关键词:解构 书写 中心 意义 
中国与希腊神话异同性探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33-136,75,共5页李燕 
神话是文学与艺术的源泉和武库,世界上各个古老的民族都曾产生神话,具体表现在中国与希腊。古希腊神话自成体系,中国人文神话极为丰富。论文通过追溯历史渊源并大致关照内容,对中国与希腊神话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探讨中希神话异同性...
关键词:中国神话 希腊神话 民族性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