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猛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罗尔斯自由主义自由意志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哲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理论视野》《学习与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有限的理性与自由的意志——从奥古斯丁和洛克看自由主义的意志论维度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2-18,共7页李绍猛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新教师项目"罗尔斯的制度主义民主理论:比较政治哲学探索"(SKZZX2013098)的阶段性成果
与通常的理解不同,自由主义既不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比如阿克顿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等,也不需要像密尔那样,将自由当作人类进步的路径假定人性有无限向善的可能性。自由主义的人性论就像基督教神学的人性论一样,是一种基于意志...
关键词:奥古斯丁 自由意志 否定性自由 肯定性自由 有限人性论 
新自由主义及其历史文化根源被引量:1
《理论视野》2012年第7期65-69,共5页李绍猛 
"新自由主义"这个标签实际上指代着两种极为不同的思想流派。政治新自由主义主张用政府干预来调节市场经济,以促进所有公民的自由,而经济新自由主义则反对政府干预,认为市场经济才是保护个人自由的最可靠的屏障。两种新自由主义也有共...
关键词:自由主义 市场 政府 二元对抗 制衡 
“消极自由”不消极——谈谈消极自由概念的历史内涵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9期19-23,共5页李绍猛 
文章首先阐释了伯林的两种自由思想;其次,结合西方政治史和思想史,澄清消极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最后,分析了伯林和罗尔斯对自由的不同理解。文章认为,消极自由概念仍然是当代自由主义哲学的基石,它对于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伯林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自由意志 罗尔斯 
稳定性与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政治学》第5卷新解被引量:3
《世界哲学》2010年第3期110-121,共12页李绍猛 
关于亚里士多德心中的最好政体,历来有两种解释,分别支持贵族体制和宪政体制。本文通过重新解释《政治学》第5卷,为宪政体制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结合亚氏的正义论和人性论,本文还将这种解释融入亚氏哲学的整体。要根除一种误...
关键词:政体 宪政统治 贵族统治 正义 美德  
意识机的哲学基础质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2-57,共6页李绍猛 
很多人都相信,我们最终肯定可以制造出有意识的机器。本文试图挖掘这种信念的哲学基础,并探讨这个哲学基础的可靠性。本文发现,这种信念的现有哲学基础,即所谓的"第三人称原则"并不成立。通过一个名为"意识分享"的思想实验,本文用归谬...
关键词:意识机 意识分享 第三人称原则 还原论的唯物主义 
罗尔斯、民主与公议民主
《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74-78,共5页李绍猛 
要实现民主理想,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一套民主的政治制度,而且也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平合作为基础的民主社会和一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的民主文化。罗尔斯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民主的: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社会形态的民主、作为文化态度的民...
关键词:民主 民主制度 公共理性 公议民主 罗尔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