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辉

作品数:6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栽培技术土壤酶活性大豆栽培技术包膜复合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现代化农业》《黑龙江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
《现代化农业》2009年第8期15-16,共2页宋晓慧 李春光 张代平 杨朝辉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微量元素如硼、钼、铜、锌、锰、铁等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且对大豆微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豆 微肥 产量与品质 研究进展 
黑龙江省垦区红小豆综合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5
《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14-15,共2页张代平 杨朝辉 刘岱松 
种植方式、密度和播期对红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较大,本文初步研究了佳木斯地区红小豆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双条播种植方式产量较高,适时早播有助于红小豆产量的提高,1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红小豆小区产量最高。
关键词:红小豆 栽培技术 产量 
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被引量:7
《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第8期147-149,共3页张代平 杨朝辉 宋晓慧 高起中 刘伟 叶明辉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本文根据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现状,结合多年大豆栽培技术研究成果,提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为垦区大豆生产的区域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大豆 黑龙江垦区 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浅谈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的演变被引量:10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41-43,共3页杨朝辉 刘岱松 张代平 
建国50多年来,黑龙江省的大豆栽培技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着,并在许多方面成绩斐然,为我国的大豆事业做出了贡献。将从大豆群体结构,产量形成规律与源、库、流关系,大豆需水需肥规律,固氮作用,重茬对大豆产量影响以及规范化栽培等...
关键词:大豆 栽培技术 演变 
包膜复合肥料对盆栽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8期5493-5495,共3页杨朝辉 韩晓日 刘岱松 高鸣 隋小慧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包膜复合肥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由于包膜复合肥对养分的显著控释效果,它的施用对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要好于普通肥料处理。
关键词:包膜复合肥 土壤酶活性 脲酶 中性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 蔗糖酶 
淀粉/聚乙烯醇共聚物包膜材料降解过程中粘均分子量的测定被引量:2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于成广 韩晓日 付时丰 王贺 杨朝辉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6021);"十五"辽宁省重大攻关项目(2001208002)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材料降解过程就是主链上化学键的断裂并形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的过程,采用乌氏粘度计法测定淀粉/聚乙烯醇肥料包膜材料的降解程度。结果表明,膜材料降解40d后粘均分子量从61907降至54036,分子损失率为12.7%;对膜材分...
关键词:淀粉/聚乙烯醇 乌氏粘度计法 粘均分子量 降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