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松平

作品数:12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公路高速公路心理援助道路交通事故地质病害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云南现代交通》《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中外公路》《公路》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探讨被引量:10
《科技传播》2018年第1期106-107,共2页宋炯 柏松平 王燕华 
在人工智能领域之中,众多技术被研发和应用,其中图像识别技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代表技术之一。现今我国的科技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领域关注并应用该技术,包括医疗诊断、信...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技术 应用 
大跨连续刚构桥基于检测的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第8期20-22,共3页周剑萍 周应新 柏松平 曹一山 
本文以某座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其结构线形、频率,预应力管道压浆饱满度,梁体裂缝及混凝土强度等方面的检测情况,并对病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病害处治的基本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桥梁处治措施,以期能对...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 桥梁检测 病害分析 处治设计 结构验算 
活性污泥间歇反应器体系工艺在交通系统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第1期239-242,共4页苏一波 柏松平 陶磅 苏月姑 陈东 甄晓云 
采用活性污泥间歇反应器体系工艺处理交通系统生活污水,对工程设计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探索,并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出水COD、氨氮等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一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
关键词:活性污泥间歇反应器体系工艺 运行参数 水质 回用 
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校园建设研究初探被引量:2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第1期243-247,共5页甄晓云 柏松平 陶磅 陈东 沈天雄 
本文围绕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研究,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呈贡校区建设规划为研究实例,提出了"两个平衡"和"三个体系"以及建立以交通为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校园建设新观念,并开展了研究,为云南交通类及其他高等院校的生态环境环保建...
关键词:水资源 节能 环保 生态校园 
高原山区公路桥梁初步设计阶段关键技术探讨被引量:10
《公路》2012年第11期42-46,共5页周剑萍 柏松平 
通过对云南省高原山区高等级公路桥梁在初步设计阶段普遍存在的设计通病问题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公路桥梁设计质量、水平和桥梁使用寿命。
关键词:桥梁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 质量 
公路升级改造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被引量:10
《中外公路》2006年第2期1-4,共4页柏松平 周剑萍 
在公路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技术问题。该文结合云南公路升级改造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公路升级改造过程中,尤其是在公路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处理办法,可供公路升级改造工作借鉴。
关键词:公路 升级改造 关键技术 注意事项 
对欧洲公路建设的认识和体会
《云南现代交通》2005年第6期30-36,共7页柏松平 李建刚 杨志勇 周剑萍 
本文通过赴欧洲考察所接触到的公路建设情况,结合公路上的隧道、交通工程等工程措施和公路运营情况,谈一谈我们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高速公路 工程措施 公路建设 特点 
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5
《公路》2005年第7期127-130,共4页柏松平 陈兴培 李勇林 
结合工程实际,经分析和探索,采用了一种新的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的应用、施工及施工工艺、施工注意事项、观测结果等实施情况,以及在其他类似工程的应...
关键词:公路工程 软土地基 侧向限制 处治技术 
欧洲的桥梁建设特点被引量:1
《云南现代交通》2005年第3期42-49,共8页柏松平 陈孔令 周剑萍 
本文通过赴欧洲考察所接触到的包括上跨桥、立交桥、跨河桥、跨箐桥等桥位情况,钢桥、混凝土桥、钢混组合桥等建筑材料,拱桥、梁桥、挂孔悬臂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构桥、开启桥等结构形式,结合桥梁图片,谈一谈我们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建设特点 欧洲 公路桥梁建设 斜腿刚构桥 混凝土桥 建筑材料 悬臂梁桥 结构形式 结合桥梁 立交桥 跨河桥 组合桥 斜拉桥 开启桥 桥位 钢桥 拱桥 
青鱼湾大桥泥炭土地基钻孔漏浆的处理措施
《云南现代交通》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柏松平 李後 
青鱼湾大桥,位于埋深0m、最大厚度17m的软塑粘土、软~流塑泥碳土组成的地质段,为跨越软土区而设置该桥梁。在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反复出现坍孔、漏浆等现象,成孔困难。本文结合该桥施工情况,介绍采用混合料回填法处理泥炭土层...
关键词:处理措施 漏浆 泥炭 大桥 青鱼 土地基 最大厚度 施工过程 处治措施 地质段 软土区 桩基础 钻孔桩 回填法 混合料 桥梁 坍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