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友文

作品数:76被引量:2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西口民间信仰神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农史》《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传说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感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93-102,共10页段友文 李竹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长城作为世界上规模与影响最大的文化遗产类型,不仅占据广袤的物理空间,而且滋养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社会空间,还构筑起长城沿线民众的精神空间。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以民间传说为中心,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三个维度考察长...
关键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空间感知 民间传说 传承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信俗的嵌合与张力——基于一个宁夏引黄古灌区龙王庙变迁的阐释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6期223-230,共8页布瑞丰 段友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19ZDA185)阶段性成果。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如何看待民间信俗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宁夏引黄古灌区龙王庙的田野调查,梳理了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水利开发与渠龙神信俗生成历史,描述了龙王庙在村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民间信仰的指称和内涵在...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民间信俗 引黄古灌区 龙王庙 
在文学与文化之间:《民间文化论坛》的学科史意义
《民间文化论坛》2024年第6期16-21,共6页段友文 石怀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5)的阶段性成果。
《民间文化论坛》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创办的民间文学专业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以来的四十余年,正是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接续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的现代民间文艺学术传统、学科回归与恢复的关键时期。《论坛》以期刊创办的方式为学...
关键词:《民间文化论坛》 期刊评价 学术史 学科建设 
《云中记》与阿来的族群文化认同建构
《阿来研究》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杨培源 段友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二十世纪文学的民俗文化研究”(19JHQ036)阶段性成果
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阿来开始创作以此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小说中在汶川地震四年之后,村民都已经从山上搬迁到平原地带安居乐业,可是平静的生活里隐藏着云中村人挥之不去的伤痛,灾难给他们造成的痛苦无法消弭,新生活的难以适...
关键词:阿来 文化张力 族群文化认同 祖籍地 汶川地震 云中 平原地带 矛盾冲突 
山西元明寺庙壁画图像叙事的农本意识——以新绛东岳稷益庙和洪洞广胜寺水神庙为中心被引量:1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132-145,160,共15页段友文 段彤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5)的阶段性成果。
山西寺庙作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中心,是民众信仰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集中场域。新绛稷益庙和洪洞水神庙壁画内容皆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本土农耕生活、祭祀仪式的真实场景。两座民间庙宇壁画中的农事图像,以特定的空...
关键词:寺庙壁画 农事图像 图像叙事 礼俗传统 农本意识 
民间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场景建构
《晋中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段友文 周艳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19ZDA185)阶段性成果。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
关键词:青龙传说 民间信仰 场景理论 文化空间 社会构建 
活态传承视角下的陕北民歌系统性保护探索被引量:2
《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牛宏程 段友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陕北民歌承继着陕北民间的文化命脉,是陕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集体记忆的直观呈现。自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目前仍存在民歌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方式守旧、跨区统筹...
关键词:活态传承 陕北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 
窦犨传说信仰与山西水利社会被引量:2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2,共12页段友文 马翠翠 史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19ZDA185)。
山西是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之一,在这种生态环境下,民众渴望借助神灵的力量获取水资源。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基于敬水和尊贤的地域文化传统,窦犨这一历史人物被传说化。在太原上兰烈石寒泉流经的地域,广泛流传...
关键词:窦犨 民间传说 水神信仰 文化生态 水利遗产 
炎帝神话与华夏农业文明的形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63-64,共2页段友文 林玲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其角色认定经过历史上不断地建构和转换得以定型,与之关联的神话传说则作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普通民众的生活记忆而被讲述与传承,最终汇聚成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炎帝神话作为部族神话的经典类型,它的萌芽...
关键词:文化因子 地域因素 神话传说 炎帝 角色认定 集体记忆 普通民众 生活记忆 
走西口与二人台小戏的形成
《文史知识》2023年第11期41-47,共7页段友文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移民迁徙运动之一,它不仅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通道,也促进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产生了独具特色、具有重要意义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
关键词:西口文化 走西口 北方游牧民族 岁时节令 蒙古草原 民族交融 中国近代史 民间文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