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哲松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西洋浪蛤工厂化育苗技术文蛤人工孵化稚贝培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科学》《科学养鱼》《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宽壳全海笋人工育苗试验被引量:1
《科学养鱼》2007年第10期23-24,共2页牟哲松 柴雪良 仇建标 张炯明 方军 
海笋为瓣鳃纲、海螂目、海笋科动物。宽壳全海笋(Barnea (Cyrtopleura) dilatata(Souleyet))是海笋科、个海笋属的一种,外形与象拔蚌相似,主要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及我国沿海。宽壳全海笋生长速度较快,一周年壳长生长可达7厘米...
关键词:人工育苗试验 海笋 生长速度 瓣鳃纲 象拔蚌 菲律宾 壳长 
文蛤工厂化育苗技术被引量:18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242-247,共6页林志华 柴雪良 方军 张炯明 牟哲松 周朝生 杨星星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99110 2 332 -0 0 2 )
1998年至 2 0 0 1年就文蛤亲贝育肥促熟、诱导产卵、孵化、幼虫和稚贝培育、稚贝生态习性等开展研究。研究发现 ,养殖文蛤可以通过室内控温强化培育促熟 ,比自然海区提早近 2个月 ;通过阴干 -充气的催产方法 ,能使亲贝集中大批排放精卵...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技术 文蛤 亲贝促熟 人工孵化 稚贝培育 幼虫培育 变态附着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的生产技术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第4期31-37,共7页林志华 柴雪良 牟哲松 张炯明 方军 周朝生 夏彩国 谢起浪 
利用细胞松驰素B和 6-二甲基氨基嘌呤二种化学药物 ,分别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进行处理 ,抑制第二极体排放 ,以诱导产生三倍体 .对药物浓度、处理时机以及处理持续时间三因素及其三种水平进行不完全正交试验 ,筛选出最适药物浓度、处理时...
关键词: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 细胞松驰素B 6-二甲基氨基嘌呤 化学药物诱导 幼虫生长 育苗技术 
大西洋浪蛤(Spisula solidissima)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z1期-,共5页林志华 方军 牟哲松 周朝生 
1998年10至1999年8月对大西洋 浪蛤 的生态习性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大西洋浪蛤 的生存温度为-1℃~30℃,以10℃ ~25℃范围较适,盐度范围为10.0~51.5,pH范围4~9。营埋栖生活,潜居砂质底,洞穴的 深度与贝类长度相当,依靠水...
关键词:大西洋浪蛤 生态习性 栖息 生长 环境因子 
大西洋浪蛤(Spisula solidissima)人工繁殖初步试验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z1期-,共5页林志华 牟哲松 方军 周朝生 
1999年5~6月对大西洋浪蛤进行人工繁殖试 验。结果表明,大西洋浪蛤一年能达到性成熟,一个繁殖季节产卵一次,卵为球形,卵径为 50~60μm;在23℃左右水温下,受精卵经16~20h发育成D形幼虫,幼虫浮游期为16~20d; 壳长260~290μm...
关键词:大西洋浪蛤 人工繁殖 幼虫 附着变态 
金藻3011露天培养技术初探
《科学养鱼》1999年第5期29-30,共2页牟哲松 张炯明 
近几年,随着泥蚶、牡蛎育苗生产不断发展,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连续数天阴雨天气及饵料室设施简陋等因素,单胞藻培养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从而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于1998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关键词:金藻3011 露天培养 培养方式 营养盐试验 
异硫氰酸苄酯(BITC)防污损效果研究──对3种海洋细菌的抑菌作用被引量:3
《海洋科学》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孙世春 赵锡光 孙建华 刘匆 舒勇 牟哲松 王雁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376276
异硫氰酸苄酯(BITC)的抑菌试验表明:BITC对3种海洋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T108株、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E204株和异单胞菌 Altermonas sp. E113株)的...
关键词:异硫氰酸苄酯 海洋细菌 抑菌作用 防污损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