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惠

作品数:41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钱玄同章太炎五四新文学五四文学革命汉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吴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驱逐溥仪出宫事件”中“章门弟子”与胡适的分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1期73-88,共16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BZW127)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章门弟子与胡适关于驱逐溥仪出宫事件的分歧,不仅牵涉法律问题、人权问题,更涉及反文化殖民问题。站在西方价值立场的胡适与带有辛亥革命体验的章门弟子,对“驱逐溥仪出宫”的合法性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二者虽...
关键词:溥仪 出宫 章门弟子 胡适 反文化殖民 
“平等”比“自由”更重要——作为思想史文本的《伤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96-206,共11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1BZW127)。
从清末“罗兰夫人热”到五四“娜拉热”可知,清末以来的女性启蒙思想进入“‘自由’压抑‘平等’”的思维之中。鲁迅《伤逝》延续清末何震关于男女平等的思考,批判清末以来“‘自由’遮蔽‘平等’”的现象,反对将“性别权力问题”转化...
关键词:自由 平等 爱情变迁 家务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概念的发现与文学研究的本土现代性——读《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10期116-121,共6页王小惠 
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以作者、读者、文本、社会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体,构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性”视野。此书既从单一到综合,彰显文学史研究的非本质主义认知;又从静止到变化,展示了文学研究的...
关键词:王本朝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 本土现代性 
反古与讽今——《聊斋志异》批判与“五四”新文学观的建立、反思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2期148-168,共21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1BZW127)阶段性成果。
“五四”学人围绕《聊斋志异》而展开的话题,贯穿于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之中。他们对传统文学中滥用典故之风、模式化写作的思考,以及关于短篇小说理念与文学真实观的探索,都凝聚在对《聊斋》及其模仿者的批判与讨论中。这些批判虽有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用典 模式化写作 短篇小说 文学真实 
并非“扩音器”——重评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162-172,共11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BZW127]的阶段性成果。
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中借用与转化中国传统的经学与小学资源,将中国传统学问融入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汉字革命之中。首先,钱玄同转化章太炎与康有为的经学资源,将“经”贬黜为毫无价值的“史料”,颠覆所有经书,从传统经学内部获得...
关键词:新文化 经学 小学 钱玄同声音 
五四学人对《金瓶梅》的重评及其背后的新文学话题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87-198,共12页王小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项目号21BZW127)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学人对《金瓶梅》的重评,是新文学话语发挥“权力”之结果。五四学人视《金瓶梅》为文学实录,让其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历史代表。并且五四学人承认《金瓶梅》对日常生活的微观书写具有超时代价值,使得传统文章学作为潜在的文化结构...
关键词:《金瓶梅》 新文学运动 白话 微观叙事 难题 
钱玄同汉字观之变迁——以《钱玄同日记》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藏钱玄同文物为线索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0期141-154,共14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1BZW127)阶段性成果。
用《钱玄同日记》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纪念馆)藏的钱玄同文物,对钱玄同的汉字观变迁“过程”进行推演,可知钱玄同由“复古”到“反复古”的过程是复杂的,并非完全等同于钱玄同的自我塑造。《钱玄同日记》与鲁博藏的钱玄同文物,...
关键词:钱玄同 日记 钱玄同文物 汉字 废汉文 
黄侃的文章观及其对五四新文学的思考
《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62-70,共9页王小惠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1BZW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黄侃的文章观始终与五四新文学处在对话之中。他反对将文章创作中的“言文合一”现象普遍化、正面化,博搜语言实例来证明“五四”主流的“文章即说话”观在学理上的漏洞,展示“说话”带给文章创作的不稳定性与破坏性。黄侃坚持“发明”...
关键词:黄侃 文章 新文学 说话 发明 自然 
五四文学革命对章太炎文学语言观的继承与转化被引量: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1-73,170,171,共15页王小惠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BZW127)。
五四文学革命时流行的“古白话”思维,将章太炎提及的中国语言发展历史中的“言文合一”现象绝对化、普遍化,强行将一些文言作品转化成“古白话”,背离了章太炎以小学为根基的白话思路。同时新文学中的“芟夷典故之风”“‘起于应用’...
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 章太炎 文学语言观 古白话 修辞立诚 文言 
钱玄同汉字观之变迁——以《钱玄同日记》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藏钱玄同文物为线索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6期52-68,共17页王小惠 
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关系研究”(21BZW127)阶段性成果。
用《钱玄同日记》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纪念馆)藏的钱玄同文物,对钱玄同的汉字观变迁“过程”进行推演,可知钱玄同由“复古”到“反复古”的过程是复杂的,并非完全等同于钱玄同的自我塑造。《钱玄同日记》与鲁博藏的钱玄同文物,...
关键词:钱玄同 日记 钱玄同文物 汉字 废汉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