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治洪

作品数:38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熊十力儒家传统启蒙反思德性《尚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朱王之争与熊十力的评论
《中国儒学》2019年第1期179-195,共17页胡治洪 
《大学》朱王之争是宋明儒学史上的一桩重要公案,这场争论展开了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各自的根本义理,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此后数百年间士人的依违范围和抉择路向,也成为争讼不已的课题。①熊十力先生在中西文化交会的时代背景中,基于自己...
关键词:《大学》 朱王之争 
当今人类危机与儒家救治之道被引量:1
《学海》2019年第1期85-92,共8页胡治洪 
当今人类显然正处在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全面危机的境况之中。导致三态全面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启蒙理念及其引发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由于理性、人权、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科学、进步等启蒙理念被作为绝对价值而...
关键词:人类危机 启蒙理念 儒家思想 救治之道 
汤一介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及其启示被引量: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胡治洪 
汤一介先生至迟在1983年就已思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问题。他着眼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对于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前景而强调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必要性。他指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实践品格、人的本质、对立统...
关键词:汤一介 儒学 马克思主义 契合 互补 
《大学》朱王之争与熊十力的评论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17,共7页胡治洪 
朱子《大学》改本突出格物,偏重于知性;阳明恢复《大学》古本,突出致知,偏重于德性,由此构成朱王之争。熊十力先生在中西文化交会的时代背景中,基于自己的平生关切和哲思主旨,对《大学》朱王之争作了别开生面的评论,趋向于会通朱王、兼...
关键词:《大学》 朱王之争 熊十力评论 会通朱王 兼综格致 
熊十力量论思想梳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52-61,共10页胡治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13JJD720014)的阶段性成果
熊十力自中年时期便发愿撰作《量论》,但因世道乱离、疾病折磨、年老神衰以及西方学术文化造诣之欠缺,以致终未成就这一专著。熊十力虽未成就《量论》专著,但其量论思想却在他的其他著述中有着相当充分的展现。熊十力量论包括量智论与...
关键词:熊十力 量论思想 量智 性智 东西文化 
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79-84,共6页胡治洪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中存在着引用古文《尚书》及其孔安国传的资料,这些资料表明古文《尚书》自西汉末年至西晋晚期一直绵延不绝,流传于世。本文依据《全汉文》、...
关键词:古文《尚书》 汉晋之间 传承脉络 
孟子引《书》与德性政治被引量:1
《学海》2014年第5期86-96,共11页胡治洪 
《孟子》一书征引《尚书》计二十三条次,其中为孟子本人征引者凡二十条次。孟子引文与《尚书》原文的字句虽然往往相异,但基本思想却一脉相承。孟子引《书》强调政治领袖的道德品质,指出政治领袖实现仁政之责任,表彰仁德政治,揭示儒家...
关键词:孟子 《尚书》 德性政治 
《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被引量:4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2-129,129+125-128,共18页胡治洪 
先秦时期的诸多典籍都曾引述《尚书》,由此表明《尚书》古已有之。秦朝禁毁诗书,致使《尚书》失传20余年。西汉时期重出的《尚书》有伏生今文本、孔安国整理并传注的孔壁古文本(孔传本)、河间献王征藏本、张霸"百两篇"以及单篇《泰誓》...
关键词:《尚书》 《尚书》史 《尚书》真伪 
熊十力“新唯识论”之本体-宇宙论梳释被引量:1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179-196,共18页胡治洪 
在熊十力看来,历来哲学家多未能证见本体。在《新唯识论》以及其他一些著述中,熊十力给予本体以诸多不同称谓。其意在从多层面揭示本体的性质、功能及其存在方式,凸显本体无在而无不在、无能而无不能、无为而无不为、无形无相而举体...
关键词:熊十力 “新唯识论” 本体-宇宙论 
吴于廑先生封建论及其史学贡献研究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4期5-7,共3页冯天瑜 吴遇 郭齐勇 丁四新 徐少华 罗运环 胡治洪 储昭华 杨华 陈勇 
吴于廑先生(1913-1993)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在我国的世界史学科体系构建、世界通史编纂、世界上古中古史研究、西方史学研究及史学名著编译等方面,吴先生都是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还曾在武汉大学长期担...
关键词:历史学家 世界史研究 封建 学科体系构建 武汉大学 学术权威 世界通史 古史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