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华

作品数:62被引量:32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地望历史地理南阳盆地楚文化析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南都学坛》《东南文化》《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阳曹家岗M5、赵巷M4的年代与文化因素述论
《江汉考古》2023年第4期95-101,共7页徐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枣阳郭家庙墓地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8AKG0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32)的阶段性成果。
当阳曹家岗M5附葬坑发现的几件青铜礼器,既晚于南阳彭射墓亦略晚于淅川下寺M10出土的同类器,而略早于寿县蔡侯墓随葬的相关遗物,与南阳彭启墓发现的同类礼器相近似,制作年代当在公元前510年上下或略早,该墓的下葬约在公元前500年前后。...
关键词:曹家岗M5 赵巷M4 年代 文化因素 
史念海先生与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3期17-18,共2页徐少华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教育家,亦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史先生在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文献和历史地图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作出了卓越的贡...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家 地理文献 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地理研究 历史人文地理 先秦秦汉 中国历史地理学 学术成就 
史念海先生与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4期129-135,共7页徐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
史念海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在先秦秦汉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学术成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对秦县的考释,关于春秋交通路线的梳理,关于周代列国都邑与战国都会的研究等,均有发明和新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史念海先生 先秦秦汉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 
关于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1
《江汉考古》2022年第2期85-93,共9页徐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从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布局和出土资料来看,在M1以东3米左右的位置应该有一座与其同期同组的鄂侯墓葬,即该墓地中的最后一位鄂侯墓。M1及其夫君墓的下葬时间约在公元前680左右或稍早,以此类推,前三组墓的下葬时间当分别在公元前710、735...
关键词:南阳夏饷铺 鄂国墓地 年代 族属 
枝江百里洲铜器组年代与文化特征补略被引量:1
《江汉考古》2021年第4期87-92,86,共7页徐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枝江百里洲铜器组,属楚系低等贵族墓随葬品,关于其年代学界有属春秋早期、中期等认识。本文通过对比相关考古资料,结合楚系青铜器研究成果,认为这组青铜器年代当在春秋中期前段,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该器组器类组合、器物形制...
关键词:百里洲铜器组 春秋中期前段 楚文化发展 
学习谭其骧先生对鄂君启节地理释证的几点体会
《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2期1-4,共4页徐少华 
谭其骧先生(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谭其骧先生是本刊前身《历史地理》创始人之一,生前曾长期担任主编,倾心办刊。值谭其骧先生诞辰110周年和《历史...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谭其骧先生 浙江嘉兴 中国历史地理学 几点体会 地理 
楚屈子赤目簠年代与作器者小识被引量:1
《江汉考古》2020年第4期67-71,共5页徐少华 姚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比较可见,楚屈子赤目簠既晚于淅川下寺M7、M8出土的几件铜簠,又早于下寺M1、M10和南阳彭射墓随葬的同类器,而与下寺M4尤其是M36所见的簠相近,铸作年代当属于春秋中期的末年或中晚之际,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580年左右。屈子赤目,学界多认...
关键词:屈子赤目簠 年代 作器者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理论、方法和史料拓展被引量:3
《人文论丛》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刘志伟 段渝 徐少华 张晓虹 杨华 
2019年9月19日晚,应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邀请,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段渝教授和武汉大学徐少华教授,在历史学院第一会议室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理论、方法和史料拓展"的联合学术讲座...
关键词:四川师范大学 区域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讲座 史料拓展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会议室 
曾侯与钟铭“君庀淮夷,临有江夏”解析被引量:2
《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5-13,共9页徐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分析表明曾侯与钟铭所言“君庀淮夷,临有江夏”一辞,并没有准确表达西周早期曾国被封于江汉地区的史实,亦不是西周早期的用语方式,而是从西周晚期以降尤其是春秋时期的形势出发,采用春秋晚期的表达习惯和用语特征,来描述当时曾侯受封立...
关键词:曾侯与钟铭 君庀淮夷 临有江夏 
河南南阳李八庙一号墓的年代与番子鼎之属性被引量:3
《考古》2019年第9期86-92,共7页徐少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32);武汉大学重大委托项目“两周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探析”(2016年)的阶段性成果
2004年5月,南阳市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郊李八庙砖瓦场清理了 1座墓葬。该墓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为119度,墓底长3.1、宽0.98、深3.12米。墓中出土青铜器7件,包括鼎2件、盆1件、歸1件、浴缶1件、盘1件、国1件。其中1件鼎内有“番子...
关键词:李八庙M1 番子鼎 楚文化 春秋中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