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

作品数:4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茎柔鱼柔鱼鲐鱼气候变化栖息地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渔业》《水产学报》《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2种大洋性柔鱼类角质颚形态识别法的比较被引量:6
《海洋渔业》2016年第3期225-235,共11页苏杭 方舟 陈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476129;NSFC41276156);国家863计划(2012AA092303);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1)
依据中国鱿钓船2013年8~10月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和2014年4~7月在中东太平洋海域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分别运用传统测量学法和傅里叶分析法对2种柔鱼类的角质颚进行识别,并对结果进行...
关键词:角质颚 传统测量学法 傅里叶分析法 柔鱼 茎柔鱼 判别分析 
基于两种形态学方法的柔鱼类耳石判别比较被引量:7
《海洋渔业》2015年第4期293-301,共9页苏杭 方舟 陈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1476129;NSFC41276156);国家863计划(2012AA092303);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1)
根据我国鱿钓船2013年6~7月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和2013年5~10月在东太平洋海域采集的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样本,对传统测量法选取的9项形态参数和傅里叶分析法选取的77个傅里叶系数进行判别,比较...
关键词:耳石 传统测量法 傅里叶分析法 柔鱼 茎柔鱼 逐步判别分析 
海表水温变动对东、黄海鲐鱼栖息地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1
《海洋学报》2015年第6期88-96,共9页苏杭 陈新军 汪金涛 
国家863计划(2012AA092303);国家发改委产业化专项(2159999);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22312039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1)
海表水温(SST)通常是表征鱼类栖息地分布的主要指标。本文根据1999—2007年我国大型灯光围网的鲐鱼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 SST,分析了渔汛期间鲐鱼栖息地的适宜 SST 范围,探讨了 SST 变动情况下鲐鱼栖息地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鲐鱼 气候变化 海表水温升高 栖息地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及其进展被引量:35
《水产学报》2013年第12期1873-1885,共13页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1276156);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92303);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223120390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3YZ091)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重点关注物体的外形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物体鉴别出来,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或组织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已广泛使用于种类鉴别和种群...
关键词:水生动物 几何形态测量 形态 硬组织 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