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

作品数:16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辰山植物园更多>>
发文主题:水龙骨科假瘤植物英文叶表皮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生理学报》《广西植物》《植物科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解剖学的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研究
《广西植物》2024年第9期1785-1794,共10页朱凯立 叶康 宋希强 秦俊 邵文 胡永红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推字(2019)第1-8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野生植物保护管理项目(2019073041);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9DZ1203500);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项目(G212409)。
为揭示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成因,该研究以花叶类玉兰的全绿叶、花叶和全黄叶为试验材料,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等方面探讨3种类型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叶类玉兰的黄色叶斑是由叶绿体...
关键词:光合色素 解剖结构 叶绿体结构 光合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中国水韭属两个四倍体新种被引量:5
《广西植物》2022年第10期1623-1631,共9页舒江平 顾钰峰 欧治国 邵文 杨娟 陆奇勇 张宪春 刘保东 王瑞江 严岳鸿 
Supported by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DA19050404);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217020964);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Project(HSDBSCX2021-01);Open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f Orchid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OC202103)。
水韭属(Iso3tes)是起源最为古老的水生维管植物,全属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对全国水韭属植物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证据,将分布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地...
关键词:新分类群 水韭属 石松类植物 多倍体 异型孢子 水生植物 
淹水胁迫对星花玉兰木质部水分运输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2021年第10期1963-1973,共11页杜习武 叶康 胡永红 邵文 陈奕飞 廖梓洋 曾丽 秦俊 
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创字(2019)第1-8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技项目(G182421、G192401);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3500和19DZ1203501)。
本研究以耐涝性不同的星花玉兰、‘皮鲁埃特’玉兰和‘朱迪’玉兰为材料,通过双套盆法模拟淹水处理,研究淹水胁迫对其木质部水分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为散孔材树种,导管较小,输水阻力较大;导管类型为进化的梯纹导管和孔纹导管...
关键词:星花玉兰 淹水胁迫 水力结构参数 导管特征 纹孔特征 
瘤足蕨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广西植物》2018年第2期233-240,共8页林婷婷 宁梅红 王任翔 邵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049)~~
瘤足蕨科是一个自然的群,但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其分类和系统位置一直有争议。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10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2种、蚌壳蕨科1种共13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
关键词:瘤足蕨科 桫椤科 蚌壳蕨科 叶表皮 扫描电子显微镜 
石韦属植物脉序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2
《植物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191-199,共9页邵文 杨鲁红 周喜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16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学技术攻关项目(F132422)~~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水龙骨科鹿角蕨亚科石韦属(Pyrrosia)17种植物的脉序特征,并与该科其它3亚科8属8个代表种的脉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石韦属植物的脉序属于结合脉序,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弯脉蕨型和拟槲蕨型。根据脉序特征的聚类分...
关键词:石韦属 水龙骨科 脉序特征 
观赏蕨类栗柄金粉蕨繁殖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2015年第2期72-73,共2页邵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00162);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科学技术攻关资助项目(F132422)
以观赏蕨类栗柄金粉蕨为试材,研究了其孢子繁殖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将成熟孢子播撒于腐殖土上,约5d萌发长出原丝体,55d左右发育为成熟配子体,65d左右完成受精,随后长出幼孢子体。播种4个月后,幼孢子体长到3-5cm时,进行分株处理,分株2...
关键词:观赏蕨类 栗柄金粉蕨 繁殖技术 
假瘤蕨属植物配子体与幼孢子体发育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英文)被引量:1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年第4期522-528,共7页邵文 陆树刚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200162)
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过程对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假瘤蕨属植物中较少报道。本研究比较了3种假瘤蕨属植物的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过程:孢子均为单裂缝,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丝状体2~6细胞,成熟...
关键词:配子体 幼孢子体 假瘤蕨属 
广西爬树蕨属两种植物的细胞分类学研究被引量:1
《广西植物》2013年第6期723-726,共4页王任翔 刘灵 邵文 刘静 邓晰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03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GXNSFA018089);广西教育厅项目(201010LX070)
首次报道了中国广西产两种爬树蕨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繁殖方式。爬树蕨和桂南爬树蕨的染色体数目都是n=40,2n=80(2x);每个孢子囊的孢子数为64,是有性生殖二倍体。结合已有资料对爬树蕨属中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广西 爬树蕨属 染色体数目 细胞分类学 繁殖方式 
利用胚胎和幼孢子体进行蕨类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
《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第2期407-410,共4页邵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162)
以蕨类植物胚胎和幼孢子体根为实验材料,以根尖和孢子母细胞为对照,进行细胞学观察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野外材料的根尖仅在春季分裂期约1个月时间内存在分裂相,根尖个体数目较少(每植株根尖数目<20条),根尖细胞内含有较坚硬的...
关键词:蕨类细胞学方法 胚胎 幼孢子体 根尖 孢子母细胞 
假瘤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3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年第2期174-182,共9页邵文 陆树刚 商清春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770164,30970186)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假瘤蕨属2系、5亚系的24种植物的叶表皮。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波曲状。下生气孔,气孔类型有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和不规则型,常伴生出现。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
关键词:水龙骨科 假瘤蕨属 叶表皮 系统学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