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孢子体

作品数:46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泽宇谢恩义赵素芬汪文俊梁洲瑞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学通报》《渔业现代化》《水产科学》《生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硇洲岛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受精过程观察及其幼孢子体生长条件初探
《热带海洋学报》2025年第2期137-146,共10页杨文成 谢恩义 林坤 郭优优 王慧慧 陈春丽 辛榕 崔建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2YFD2401303);宁波市2023重大科技攻关暨揭榜挂帅项目(2023Z118)。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Sargassum hemiphyllum var.chinese J.Agardh)是广泛分布于南海沿岸的大型经济海藻。为探究其有性生殖特点和人工育苗的可行性,文章对硇洲岛采集的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藻的体外观、雌雄生殖托和生殖细胞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 有性生殖 生长 形态特征 
温度和光强对海带新品系“黄官2号”幼孢子体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2025年第1期136-148,共13页宋桂漾 梁洲瑞 鲁晓萍 袁艳敏 汪文俊 
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50);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LZGC004,2021LZGC0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2023TD28)共同资助。
为探明“黄官2号”海带(Saccharinajaponica)幼孢子体(3~4cm)生长适宜的光、温条件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本研究开展“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相对生长速率(RGR)、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蛋白含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剂含...
关键词:海带 温度 光照强度 生长 生化组分 叶绿素荧光参数 
海金沙幼孢子体生根壮苗条件的优化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2024年第12期31-39,共9页刘薇 童家赟 詹若挺 刘赛 
广东省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2022-NJS-00-002、粤财农[2022]184号);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
为了筛选蕨类植物海金沙幼孢子体生根壮苗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优质的种苗,以无菌萌发培养得到的海金沙幼孢子体为材料,考察了不同培养密度(1、3、5、7个/瓶)、培养基无机盐(1/4MS、1/2MS、MS)、蔗糖(1%、2%、3%)、外源激素NAA和IBA(浓...
关键词:海金沙 孢子体 无菌培养 生根壮苗 
环境因子对掌状海带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湖沼通报》2022年第2期49-56,共8页王潇 刘福利 梁洲瑞 袁艳敏 张朋艳 汪文俊 孙修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GH13);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8YFD0900305);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渔业科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2018-MFS-T1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藻类体系项目(CARS-50)资助。
以发育成熟的掌状海带(Laminaria digitata)孢子体为材料,进行游孢子的放散、附着,形成胚孢子后,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光强和营养盐(氮、磷)浓度条件下培养,观察配子体生长发育和有性生殖的过程和特征,探究其配子体形成、排卵以及幼孢子...
关键词:掌状海带 配子体 幼孢子体 温度 光强   
光强、温度和N、P浓度对石花菜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海洋湖沼通报》2020年第5期164-169,共6页杨红岩 宋新伟 闫昊 李春燕 徐涤 臧晓南 
本文在实验室进行了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果孢子采苗,并以萌发后一个月的幼孢子体为材料,分析了光照强度、温度以及N、P浓度等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四种环境因子都对石花菜幼孢子体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在本研究中,适...
关键词:石花菜 果孢子 幼孢子体 环境因子 
硇洲马尾藻Sargassum naozhouense幼孢子体附着及原生态恢复被引量:3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王惠 谢恩义 徐日升 徐聪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7A030303078)
【目的】探究硇洲马尾藻(Sargassum naozhouense)幼孢子体附着的选择性及原生态位点固着人工藻礁对马尾藻海藻资源恢复效果。【方法】选用混凝土、黄泥砖、牡蛎壳、聚丙烯板、橡皮条、沥青等6种废弃物材质对硇洲马尾藻幼孢子体附着效果...
关键词:硇洲马尾藻 幼孢子体附着 人工藻礁 海藻资源 原生态恢复 
银粉背蕨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的研究
《植物研究》2017年第1期8-14,共7页陈思琦 简金晶 张妍 戴锡玲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5ZR1430500);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14DZ2260400);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科学技术攻关项目(G15243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大学生创新项目(A-9103-14-007111)~~
银粉背蕨是一种小型观赏蕨类植物,但目前我国对该蕨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利用改良Knop’s培养基和腐殖土培养银粉背蕨的孢子,观察其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形态发育特征,并研究了其配子体发育的最适培养基p H值。研究结果显示:(1)银粉背蕨...
关键词:银粉背蕨 配子体发育 幼孢子体 PH值 
瓦氏马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水生生物学报》2016年第6期1215-1220,共6页韩军军 白凯强 赵明林 李信书 陶燕东 张建伟 于克峰 何培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7B03)资助~~
通过采集浙江舟山枸杞岛海域野生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进行培养,研究瓦氏马尾藻的繁殖季节、温度、生殖托的发育、卵子的成熟和排放、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实验结果表明:位于浙江舟山枸杞岛的瓦氏马尾藻繁...
关键词:瓦氏马尾藻 生殖托 幼孢子体 发育 
温度对裙带菜幼孢子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1期91-98,共8页宫庆礼 王鹏 王晓艳 刘岩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项目(201405040-4)资助~~
以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幼孢子体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温度(12、20、24和28℃)培养下,藻体抗氧化系统变化情况。与对照组(12℃)相比,高温会导致活性氧含量上升,并伴随藻体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当裙带菜处于12℃时,机...
关键词:裙带菜 幼孢子体 温度 抗氧化系统 
海水环境中Hg^(2+)、Cd^(2+)、Pb^(2+)对张氏马尾藻幼孢子体的生物毒性研究被引量:4
《南方水产科学》2016年第5期43-52,共10页欧泽奎 刘东超 谢恩义 冯暖怡 和秀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60501016;2009B080701048;2012B020307006)
研究了含不同浓度汞离子(Hg^(2+))、镉离子(Cd^(2+))、铅离子(Pb^(2+))的自然海水对张氏马尾藻(Sargassum zhangii Tseng et Lu)幼孢子体的生物毒性。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水中Hg^(2+)、Cd^(2+)、Pb^(2+)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4~1μmol...
关键词:张氏马尾藻 幼孢子体 HG^2+ CD^2+ PB^2+ 生物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