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华

作品数:19被引量:14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骨密度骨质疏松中医药疗法骨丢失骨质疏松症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骨伤》《福建中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检测指标的实验分析被引量:8
《中国骨伤》2004年第4期204-206,共3页孔焕宇 陈燕平 杨淑芹 陈训华 周重光 张万强 梁亚香 宁可勇 闫兰 
目的 :分析大鼠去势后不同时间体重、骨载荷、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中动物模型和实验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5月龄雌性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 3、9、13个月检测体...
关键词:去卵巢 大鼠 骨质疏松 检测指标 实验 生物力学 骨密度 
骨丢失与肾虚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第10期21-22,共2页陈训华 郭振芳 张万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No.97A205)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与肾虚证的关系。方法:100例围绝经期女性连续3年测定骨密度,同时记录其肾虚证症状,并进行症状评分,分析骨密度与症状积分的关系。结果:100例受试者所测各部位骨密度均有进行性降低趋势,肾虚证症状积分逐年...
关键词:骨丢失 肾虚证 骨密度 围绝经期 原发性骨质疏松 
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骨伤》2002年第5期276-277,共2页陈训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 ( 97A2 0 5)
目的 为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年骨矿丢失状况、雌激素 (E2 )水平的变化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对象为 45~ 50岁尚未绝经的妇女 1 0 0例 ,排除与骨代谢相关的各类疾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美国Lunnar公司 )测定受试人群的正位...
关键词:骨密度 雌激素类 更年期 围绝经期 妇女 骨丢失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被引量:1
《中国骨伤》2001年第9期531-532,共2页陈训华 杨淑芹 梁雅香 张万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72 1 0 7)
目的 考察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 ,分析VDR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 10 0例绝经前健康妇女VDR基因多态性。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
关键词:骨密度 基因型 骨质疏松 腰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北京医学》2001年第5期312-313,共2页褚为靖 安晓霞 黄啸原 陈训华 李瑾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六味地黄丸防治骨质疏松症
《家庭中医药》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陈训华 
六味地黄丸的浓缩水丸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这是陈训华大夫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此药使用方便,用量较小,便于长期应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六味地黄丸 长期应用 动物实验 水丸 临床观察 防治 缩水 用量 浓缩 
肌肉活动方式对骨痂骨密度及X线片灰度值的影响被引量:24
《中国骨伤》2000年第6期324-326,共3页王柯慧 陈训华 程爱华 钟红刚 邢美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50 0 1 89)
目的 探讨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肌肉活动方式。方法 应用兔实验性骨折复位固定器对18只兔一侧小腿胫腓骨中段骨折进行复位固定 ,以不同强度的电信号 ,刺激坐骨神经获得不同肌力的肌肉收缩活动。主要影响因素为应力方式 ,初始加载时间 ,日...
关键词:肌肉活动方式 骨折愈合 骨密度 
因特网免费MEDLINE使用技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第4期308-308,共1页陈训华 黄宏昌 
关键词:因特网 MEDLINE 医学文献数据库 使用技巧 
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第6期372-374,共3页黄啸原 褚为靖 刘玉涛 安晓霞 陈训华 
目的调查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基因多态性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分析 VDR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限...
关键词:骨密度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 
医学编辑工作和电子信息的利用被引量:3
《编辑学报》1999年第1期32-33,共2页陈训华 黄宏昌 
信息是编辑工作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子信息日益重要,与医学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有只读光盘、多媒体光盘、光盘数据库、因特网、局城网等。编辑应通过电子信息了解掌握学术动态、检索资料、校对文献以及联系有关方面等。
关键词:医学 电子信息 编辑工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