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品杰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内脏大神经内脏痛杏仁中央核高原鼠兔解剖学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针刺研究》《沈阳医学院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猫左侧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498-499,502,共3页张桦 吴敏范 黄品杰 
目的 :研究猫左侧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 ,从神经元水平进一步了解大脑皮质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作为内脏痛的实验动物模型 ,应用在体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结...
关键词:扣带回前部 内脏痛 伤害感受神经元 细胞内电位 自发生物电活动 
高原鼠兔解剖学特征之初探被引量:4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9年第1期41-44,共4页赵建文 黄品杰 付文双 
对成年高原鼠兔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发现其骨骼数(尤其肋、籽骨数)较兔多。盲肠十分发达(螺旋瓣数多达45~53个)。心、肝、脾、肺、肾等多数脏器的绝对重量为雌性略低于雄性,但无统计学意义。而雌性的脏器系数则显著高于雄性(...
关键词:高原鼠兔 解剖学特征 骨骼 盲肠 
冬训后运动员全血锌、铜、铁、钙、镁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第2期163-164,共2页黄品杰 商丽宏 李宏革 朱启文 韩中凝 焦文斌 
关键词:冬训 运动员 微量元素      测定 
经皮电刺激诱发肌电潜伏期与身高的关系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8年第1期78-81,共4页倪月秋 黄品杰 符文双 
本文应用高电压、低输出阻抗刺激器,经皮给予人大脑皮层和脊髓电刺激,同时在上肢鱼际和下肢胫骨前肌记录诱发肌肉动作电位,并测定其刺激大脑皮层所诱发反应的潜伏期-皮层潜伏期、刺激脊髓所诱发反应的潜伏期-脊髓潜伏期。结果表明...
关键词:身高 潜伏期 回归方程 经皮电刺激 肌电 
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觉诱发放电的抑制效应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8-10,共3页黄品杰 吴敏范 张肃 
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和条件—检验刺激技术,观察分析杏仁中央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觉诱发放电的调制作用和纳洛酮对该杏仁中央核调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中央核可明显抑制内脏痛,其抑制作用不被纳洛酮所拮抗。提示杏仁中央...
关键词:杏仁中央核 丘脑后核群 内脏大神经 内脏痛 纳洛酮 
健康老年人牛奶餐后脑血流速度及动脉血压变化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15-17,共3页黄品杰 杨丽华 王学林 王建一 杨晓丽 
采用美国Medasonics公司CDS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日本松下公司EW-254型自动血压计分别检测20名72±3岁健康老年人牛级餐后30min时脑血流速度及肱动脉血压。结果表明,左大脑中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较餐前显著变慢(P
关键词:老年人 脑血流速度 血压 
高原鼠兔解剖学特征之初探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39-42,共4页赵建文 田海秋 黄品杰 符文双 
对成年高原鼠兔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发现其骨骼数(尤其肋、籽骨数)较兔多。盲肠十分发达(螺旋瓣数多达45~53个)。心、肝、脾、肺、肾等多数脏器的绝对重量为雌性略低于雄性,但无统计学意义。而雌性的脏器系数则显著高于雄性(P<0.01)。胸...
关键词:高原鼠兔 解剖学特征 
自体缝匠肌桥接狗股神经和正中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10-14,共5页辛畅泰 蔡林方 田立杰 魏侃 张炎 安贵林 宋学成 苏学忠 王素华 苏秋香 张战 朱启文 刘晓敏 黄品杰 
用自然变性缝匠肌桥接15只狗在股神经缺损3cm和左肢正中神经缺损3cm,而右肢正中神经缺损3cm,用其左肢切下来的3cm正中神经缝接。术后不同时间,切取缝接神经,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及测定有关电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用缝匠肌和正中神经缝接...
关键词:缝匠肌 桥接 神经缺损  
在生理学教学中进行辩证思维素质的培养被引量:2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23-24,22,共3页安玉香 黄品杰 付文双 于黎明 徐凯 
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是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人才素质的整体水平能否得到全面提高,这是衡量未来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医学院校中,能否使医学人才的辩证思维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要在进行基础医学教...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 辩证思维素质 生命现象 对立统一规律 热敏神经元 医学人才 动作电位时程 思维规范教育 血糖浓度 辩证唯物 
身高与经皮电刺激诱发肌电潜伏期的关系
《沈阳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11-15,共5页倪月秋 黄品杰 符文双 曹亚琼 
应用高电压、低输出阻抗刺激器,经皮给予人大脑皮层和脊髓电刺激,同时在上肢鱼际和下肢胫骨前肌记录诱发肌电。结果表明,皮层潜伏期(Lcor)和脊髓潜伏期(Lsp)与身高有关,相关系数是:鱼际γLcor=0.208,P<0.05(V=114);γLsp=0.364,P
关键词:身高 肌肉诱发电位 中枢运动系统反应的潜伏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