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枝花

作品数:12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饮用水生物处理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信号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给水排水》《微生物学通报》《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给水排水》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公益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规划环评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江西化工》2016年第6期163-164,共2页齐枝花 杨道军 朱瑞瑞 
规划环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规划环评工作的有效性,文章针对现阶段规划环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规划环评 问题 解决措施 
微生物反应器处理空气甲醛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第5期109-113,138,共6页齐枝花 张晓虎 张胜华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课题(DY125-15-T-0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解决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利用从印度洋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的甲醛降解菌Pseudomonas sp.IOFA1,采用固定化微生物吸附柱作为室内甲醛净化的核心单元,判断不同实验条件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 甲醛 室内空气 影响因素 
管网水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微生物再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10期109-112,共4页齐枝花 赵阳 陈海棠 邬卓颖 于鑫 
浙江省台州市软课题社会发展类重点项目(2010A432000)
考察C、N、P等饮用水中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对微生物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是管网中细菌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饮用水最适合细菌生长的最佳C∶P为100∶5。另外,对于管网微生物而言,乙酸碳等易降解有机物是一种更容易被利用的有机物。因此...
关键词: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生物可利用磷 管网 生物稳定性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台州市为例被引量:4
《中国环境管理》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齐枝花 陈海棠 林星 王浩 杨传国 李桂萍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根据该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向量模法评价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确定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和水环境状态。结果表明,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在"差"和"一般"之间浮动,对应的水环境状态为"...
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对策 台州市 
淮河流域典型洪水年流量空间分布的季节特征被引量:4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杨传国 余钟波 郝振纯 林朝晖 齐枝花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1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137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B249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16)
为了分析淮河流域洪水过程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提高对典型洪水过程的认识,以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为驱动资料,利用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LSX-HMS)模拟淮河流域典型洪水年(以2003年为例)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TRMM 3B42卫星数据能够...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量 空间分布 卫星降水数据 淮河流域 
管材、营养元素和温度对模拟给水管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1
《给水排水》2010年第11期161-164,共4页邬卓颖 齐枝花 魏博 古励 王淑梅 于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080);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09J06028)
以环状反应器(annular reactor,AR)模拟实际给水管网,研究了管材、营养元素和环境温度对管网生物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管材按单位面积最大细菌数,铸铁片>铜片>PVC片>铝片,都超过103CFU/cm2;按生物膜发育成熟速度,铸铁片≈铜片>PVC...
关键词:管材 营养元素 温度 管网生物膜 AR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魏谷 于鑫 余萍 齐枝花 许昭怡 
阐述了以普通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以及细胞表面较高的疏水性,基质中适当的Ca2+浓度,反应器内较高的水流剪切力和较短的沉降时间对这一过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污泥驯化 颗粒化过程 微生物自凝聚 
生物法中细菌群感效应所需自诱导物的存在证明被引量:4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13期18-21,25,共5页齐枝花 于鑫 余萍 张利民 魏谷 郑正 夏明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08026);江苏省科技厅公益专项项目(BM2005711)
细菌群感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微生物细胞通讯机制。应用培养显色法和萃取显色法,考察了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及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生物膜中细菌群感效应所需信号分子(自诱导物)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采用这两...
关键词:细菌群感效应 自诱导物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制与特征被引量:2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5期352-355,共4页余萍 于鑫 戢启宏 齐枝花 魏谷 翟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408026)。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主要产生于基质降解和微生物的内源呼吸过程,它的存在是影响生物处理出水水质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简单阐述了SMP的定义,详细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
关键词:生物处理 SMP 螯合 毒性 可生物降解性 分子量分布 
四种净水工艺对水源水微量有机物去除的研究被引量: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第2期137-140,共4页齐枝花 吕慧萍 敖旭平 余萍 陈振翔 于鑫 
江苏省科技厅2003年度重大公益专项"饮用水有机毒物处理中试平台"资助项目(No.BM2002701)。
以UV254和CODMn代表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替代指标。对常规处理、生物陶粒预处理、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BAC)、颗粒活性炭(GAC)、纳滤和光催化氧化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处理流程,研究各流程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工艺流...
关键词:饮用水 BAC GAC 生物陶粒预处理 UV254 有机物去除 净水工艺 水源水 CODMN 微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