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作品数:10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烧伤创面修复腹部皮瓣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氧供氧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外科杂志》《医学与哲学(B)》《饮食科学(下半月)》《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血管生成素抑制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研究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李莉 刘媛媛 刘国海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对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COL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将其分为0 nmol/L二氢睾酮(DHT)组和0.1 nmol/L DHT组,每组分别加入0、10、50、100及150μg/L Ang,并采...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 雄激素性秃发 人毛乳头细胞 Ⅰ型胶原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的效果
《饮食科学(下半月)》2020年第1期0188-0188,共1页刘媛媛 段雪敬 刘桂阳 哈宏伟 李莉 高伟 
摘 要 :目的 :观察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VSD)在老年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的实验对象为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4 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老年患者 54 例,采取的分组方法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为 27 ...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 老年患者 改良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法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肖艳梅 刘媛媛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2016年5月确诊AD患儿68例,根据月龄不同分为3~12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12~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疗程为4周,随访8周。试验组1%吡美莫...
关键词:1%吡美莫司乳膏 婴幼儿 安全性 有效性 
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被引量:2
《医学与哲学(B)》2016年第9期51-52,共2页刘媛媛 刘智慧 徐刚 
2012年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项目编号:GL2012-77
探讨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难愈性创面临床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对皮肤软组织坏死10例患者进行相邻指指动脉皮瓣桥式交叉转移方法修复,术后25d^30d断蒂。术后进行随访,了解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皮...
关键词:皮瓣 桥式交叉转移 难愈性创面 移植 
改良腹部薄皮瓣修复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创面被引量:13
《中华烧伤杂志》2013年第2期201-202,共2页赵宇辉 李莉 刘淑岩 刘媛媛 张向飞 
目的 探讨改良腹部薄皮瓣修复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创面的效果。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患者14例。将第2、3指和第4、5指分别并指后,设计改良腹部薄皮瓣(面积12 cm×11 cm~15 cm×13 c...
关键词:烧伤  外科皮瓣 负压伤口疗法 手背 创面修复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1期130-132,共3页赵宇辉 李莉 刘淑岩 刘媛媛 张向飞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 i ng drai 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
关键词:VSD技术 腹部皮瓣 供瓣区 并发症 烧伤  创面修复 
腹部皮瓣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修复手部创面的应用被引量:9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年第6期454-455,共2页赵宇辉 李莉 刘淑岩 刘媛媛 张向飞 
腹部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眼要皮瓣。但是其亦有很多缺点。其中供瓣区多需植皮覆盖、皮瓣蒂部不易封闭等。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腹部皮瓣 手部创面 修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皮瓣成活率 手术操作 
超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其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48期116-118,共3页刘媛媛 徐刚 段晨旺 刘军 房辉 魏刚强 刘冬梅 姜海 李凤山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04098)~~
目的:观察超早期(伤后6h)切痂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氧供氧耗的影响,并与休克期(伤后24h)切痂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取30只小型猪,将其背部置入80℃热水中1min,造成...
关键词:烧伤/外科学 血液流变学 氧耗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