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明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胃液胃炎胃酸胃镜检查存活期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胃镜检查抽吸胃液做细菌培养的探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110-112,共3页刘旭明 黄大文 杜诗库 韦建能 
对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抽吸胃液做细菌培养;发现细菌阳性率为55.24%,其中萎缩性胃炎组细菌阳性率为80%,浅表性胃炎组为52%,十二指肠溃疡组为35.7%,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共培养出5类细菌,较多见的是卡他球菌、...
关键词:胃镜术 胃液:细菌学 
纤维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几点体会(附五例报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113-115,共3页黄赞松 刘旭明 
通过对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认为注意胃癌早期症状及时进行内镜检查,熟识早期胃癌内镜下的表现,了解早期胃癌的好发部位而作重点观察、熟练内镜操作技术、密切注意胃凹陷性病变、胃腔的活动度及胃壁的柔软度、准确活检等,是提...
关键词:纤维内窥镜 内窥镜检查 胃肿瘤 诊断学 
105例壮、汉族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菌的检测与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33-35,共3页刘旭明 黄大文 杜诗库 韦建能 黄福南 潘金娥 
对105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HP检测表明:壮、汉族人群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浅表性胃炎中女性HPB阳性率(90.6%)高于男性(61.5%,p<0.01),感染HP与年龄和职业无关。HP在胃内生长不受胃酸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  十二指肠疾病 幽门螺旋菌 胃酸 
胃镜检查时测定胃酸的临床意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13-15,共3页刘旭明 黄大文 潘卫平 杜诗库 韦建能 
对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测定胃酸(胃液pH值、游离盐酸、总酸),发现胃酸从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酸分布特点可分为高酸型、正酸型和低酸型三型。发现胃液pH的升高是反...
关键词:胃镜检查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 胃酸 胃粘膜萎缩 
胃十二指肠疾病胃液S-IgA测定的临床意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11-12,共2页黄大文 刘旭明 王超 黄静英 邝少勤 农天雷 田园 
作者检测了254例胃液中免疫S-IgA的含量并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将病例分成胃癌、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炎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胃癌组胃液S-Ig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因此认为胃液S-IgA含量升高可作为诊断胃癌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关键词:免疫S-IgA 放射免疫测定法 胃炎 胃溃疡 胃癌 
原发性肝癌治疗近况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68-71,共4页刘旭明 
目前对原发性肝癌(PHC)治疗的主要方法有:①外科手术;②肝动脉栓塞术;③化疗。本文就近年有关进展综述如下。一、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仍是治疗PHC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诊断技术的开发,PHC的早期诊断率及手术切除率有所提高,使术后存活期不断...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术 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存活期 治疗法 肝癌病人 动脉内化疗 进展期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腹腔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24-26,共3页刘旭明 黄福南 
对33例腹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81.8%)、腹部肿块(72.7%)及体重下降(60.6%);主要并发症是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胃肠穿孔;33例均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组织学分类以B细胞弥漫型(87.9%)最常见。...
关键词:淋巴瘤 诊断 腹腔 腹痛 剖腹术 病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