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军

作品数:77被引量:2004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汶川地震龙门山地表破裂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第四纪研究》《现代地质》《沉积学报》《地质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活断层探测新进展
《震灾防御技术》2023年第4期663-672,共10页周荣军 梁明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3000601);西藏拉萨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研究课题(NORSLS21-04);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CEAIEF2022050502)。
四川活断层普查项目是四川省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历时5年,项目完成了四川省1∶250000活动断层普查、7条断层的1∶50000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个城镇的1∶10000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和四川省活断层信息系统的建设。该项...
关键词:四川活断层普查 活动断层地质填图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 第四系盆地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_(S)6.8地震序列发震构造被引量:22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4期1363-1384,共22页易桂喜 龙锋 梁明剑 赵敏 张会平 周荣军 李勇 刘欢 吴朋 王思维 李俊 吴微微 苏金蓉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0YFA0710603,2021YFC30007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047);四川泸定6.8级地震科学考察工作及2022年地震预测预报运维专项共同资助。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发生M_(S)6.8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共造成97人遇难,20人失联.本文利用截至2022年10月22日的震相数据和波形资料,对本次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主震与M_(S)>3.0余...
关键词:泸定M_(S)6.8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构造变形模式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_(S)6.0地震序列特征及孕震构造环境被引量:25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12期4449-4461,共13页易桂喜 赵敏 龙锋 梁明剑 王明明 周荣军 王思维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50330501;2020YFA0710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4047)共同资助.
2021年9月16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M_(S)6.0地震,是继2019年6月17日长宁M_(S)6.0地震后在四川盆地发生的又一次6级强震.泸县M_(S)6.0地震震中位于NE走向的华蓥山褶断带内部,极震区烈度达Ⅷ度,共造成3人死亡,159人受伤.M_(S)6.0主震后...
关键词:泸县M_(S)6.0地震 序列特征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龙泉山西麓山前断裂浅部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被引量: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0年第9期942-946,共5页张威 周荣军 何玉林 刘韶 马超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8039Y);四川地震科技创新团队专项(201802,201901);四川省地震科技专项(LY1910)。
为研究龙泉山断裂在西麓山前的空间展布及浅部构造特征,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和高密度电法剖面探测等工作,并在钻孔分析和年代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探讨龙泉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龙泉山西麓山前存在隐伏逆冲断裂...
关键词:青藏高原 龙泉山断裂 浅部构造 断裂活动性 
九寨沟Ms 7.0级地震的左旋走滑作用与动力机制被引量:1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641-648,共8页李勇 邵崇建 李芃宇 周荣军 刘玉法 张威 马超 颜照坤 闫亮 王伟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41010;40972083;41172162;41372114;41340005);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68);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SK-0801)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的Ms 7.0级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 8.0地震、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发生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九寨沟Ms 7.0级地震及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和历史地震分布、区域应力场、活动...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九寨沟地震 左旋走滑 动力机制 
茂县滑坡的滑动机制与震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被引量:20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385-402,共18页邵崇建 李芃宇 李勇 兰恒星 周荣军 邓涛 颜照坤 闫亮 李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5010;41472282;41502116;41372114;41340005;41172162)
2017年6月24日在四川茂县新磨村发生高位巨型滑坡,是汶川地震后所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岩质滑坡,滑坡体积巨大,破坏性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搜集的相关资料,描述了茂县滑坡的几何形态特征和沉积物特征,初步探讨了该...
关键词:茂县滑坡 几何形态 沉积物 滑动机制 历史地震 降雨 活动断裂 形成机制 
成都平原粘性土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被引量:12
《震灾防御技术》2015年第2期305-315,共11页史丙新 周荣军 吕悦军 李建亮 亢川川 孔军 
四川省地震局科技专项(项目编号:LY1310);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所长基金(ZDJ2015-03)
成都平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受近场中强地震和外围大地震的影响。成都平原内的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为河流相的砂卵石层夹粘土、粉土层。这种地层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个峰值,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本文共收集了107组土动力学...
关键词:粉质粘土 粘土 土动力学参数 成都平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被引量:3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5-17,共13页李勇 周荣军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41010;40972083;41172162;41372114;41340005);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1268);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0801)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
关键词: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震后泥石流 沉积通量 山脉生长 红椿沟 岷江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南段前缘地区活褶皱-逆断层运动学机制——以芦山地震为例被引量:3
《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第1期202-213,共12页李敬波 李勇 周荣军 颜照坤 闫亮 郑立龙 杨聿强 任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14;41340005;41172162;40972083;41402519);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ZB0085)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龙门山南段的芦山MS7.0地震是继发生在龙门山中北段的汶川MS8.0地震之后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震后地表变形特征、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石油地震勘探剖面、历史地震数据等资料,结合前人对龙门山南段主干断裂、褶...
关键词:芦山地震 龙门山南段 褶皱地震 隐伏断裂 
四川盆地场地土动力学参数统计研究被引量:3
《四川地震》2014年第3期1-5,共5页史丙新 周荣军 
四川盆地地震构造环境相对稳定,主要遭受近场中强地震和外围大地震的影响。盆地内第四系主要为河流相的砂卵石层夹粘土、粉土层,分布于成都平原及盆地内外河流两岸。这种地层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往往产生一个峰值,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
关键词:场地土 土动力学参数 四川盆地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