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新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语音特点同音字汇音系研究声韵调文白异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安康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阴方言的历史层次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7,共7页张德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南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10XYY0005);安康学院团队项目"陕南方言研究"(008AKXY003)
汉阴方言主要来源于明末清初的湖广大移民。本文将汉阴方言姓氏字、文白异读、浊音清化、知系字境内异读等材料同广韵音系、普通话进行历时和共时比较,探寻汉阴方言的历史层次和语音演变规律,以期为移民与方言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汉阴方言 历史层次 文白异读 浊音清化 历时比较 
汉阴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9-14,共6页张德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南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10XYY0005);安康学院项目"陕南方言研究"(008AKXY003)
本文描写并分析了汉阴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并认为这种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主要源于明末清初川陕大移民,尤其是清代乾隆以降,下五省居民迁入汉阴,给汉阴方言带来了南方方言元素。分析汉阴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将为研究汉语语...
关键词:汉阴方言 语音特点 内部差异 
石泉城关方言同音字汇研究被引量:6
《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15,28,共8页张德新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07JK001);教育部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409);安康学院科研项目(2007AKXY017)
本文着重介绍了陕西南部石泉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石泉城关方言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宁陕城关方言音系研究被引量:5
《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6-13,共8页张德新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07JK001);教育部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409);安康学院科研项目(2007AKXY017)
本文着重介绍了陕西南部宁陕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宁陕城关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紫阳城关方言音系研究被引量:9
《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12,共8页张德新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07jk001)
本文介绍陕西省南部紫阳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紫阳方言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沈兼士“义同换读”学说述评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6,14,共7页张德新 
安康学院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2006AKY008)
"义同换读"是沈兼士文字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运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异读的原因。本文着重介绍沈兼士关于"义同换读"的研究成果、理论意义及应用。
关键词:沈兼士 义同抉读 文字异读 
安康方言音系研究被引量:5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6-13,共8页张德新 
本文着重介绍陕西南部安康市城关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安康方言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陕西汉阴蒲溪方言音系研究被引量:8
《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12-21,共10页张德新 
本文着重从声韵调和同字音汇两方面,对蒲溪方言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蒲溪方言 陕南湘语 声韵调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安康方言的南北融合现象——汉语语音演变的方言证据被引量:1
《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6期8-11,30,共5页张德新 
本文分析了安康方言南北融合的现象。所谓“南”,指移民从原居地带来的湘、鄂、赣、吴、闽、客家方言;“北”,则指官话方言。安康移民经过200多年语言接触,融合成现代安康方言,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汉语语音演变的证据。
关键词:安康方言 南北融合 语音演变 方言证据 
论沈兼士的文字起源说对中国文字学的贡献被引量:3
《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1-5,共5页张德新 
本文介绍了沈兼士文字起源于语言和绘画的二元说,评析了后起文字学家对沈说的批评,论述了沈说的科学性及其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沈兼士 文字起源说 文字画 文字与语言 文字与绘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