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燕

作品数:44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虚无存在主义视野存在主义生命信仰战士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东岳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远去的,永在的,和正在到来的——鲁迅研究及其他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3,共3页彭小燕 
鲁迅研究已过百岁。编辑部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它贡献自己的力量。本着“各抒己见,切身而谈;集思广益,彼此受益”的愿景,决定开展一次“创新中的鲁迅研究”笔谈会,话题是“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得到了下面五位老师的热情支持,在...
关键词:鲁迅研究 集思广益 编辑部 
“社会历史学派鲁迅研究”的经典话语——读钱理群先生《在首届新国学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有感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2期50-52,共3页彭小燕 
就首届“新国学”高层论坛的事,我虽然跟北京的不止一位老师们打电话,或者写电邮,但是我真心更忧虑他们是否真的与会——各种各样、莫名有名的忧虑。而钱理群老师在第二次的电话联系中主动表示,他不能与会,但是可以提交一个发言稿的时候...
关键词:“新国学” 钱理群 高峰论坛 鲁迅研究 历史学派 话语 社会 高层论坛 
“存在”的晦暗与光焰--读王富仁先生的《集邮者》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10期129-135,共7页彭小燕 
存在,总是人的存在;有时候,更尤其是小人物们、小精灵们的存在。——题记《集邮者》是王富仁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第二篇小说,另一篇名为(《长祥嫂子》,笔者曾撰文讨论过,这里详议发表于1981年的((集邮者》①。1981年,...
关键词:王富仁 集邮者 “存在” 20世纪80年代初 《狂人日记》 人的存在 不自觉 小人物 
《长祥嫂子》中的“鲁迅况味”——兼及王富仁先生身心间的“鲁迅血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32-38,94,95,共9页彭小燕 
王富仁先生的小说《长祥嫂子》(1980年)有着极为浓烈的"鲁迅况味"。小说在标题,众多的语汇,或隐或显的诸般意向,以及基本的叙事模式上与鲁迅的文本(或杂文或小说)呈现出紧密的、内在的精神联系。特别是,小说直追《祝福》的人道主义内涵...
关键词:王富仁 小说 《长祥嫂子》 鲁迅 
鲁迅重审“战斗者自我”与《野草》的作为——木山英雄《野草》论之核心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7年第11期40-46,共7页彭小燕 
木山英雄"《野草》论"的核心是要观察一个在写作《野草》之际,仍然未得"呐喊"(战斗)之自由的鲁迅的一场自我重审。时至1924年秋,鲁迅写作《野草》的内在生命契机是要定位不乏犹疑的"彷徨自我",厘定自我内在的存在根据。但木山所看到的...
关键词:鲁迅 《野草》 木山英雄 “《野草》论” 重审“战斗者自我” 
木山先生“野草论”的“有限”
《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1-6,共6页彭小燕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日本的鲁迅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鲁迅与周作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BZW76)
木山英雄先生的"野草论"大有可商榷之处,"鲁迅像"可能存在的某种偏离(关乎鲁迅心内可确信之理想的有无),他的这种偏离给他的"野草论"带来的方向性屏障。这一方向性屏障限制了"木山野草论"的深度整一性,留下了启发与遗憾共在的"矛盾现况"...
关键词:鲁迅 《野草》 木山英雄 “野草论” 
“元周作人”——周氏早年日记(1898—1906)细读(上)被引量:2
《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第4期115-133,共19页彭小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命哲学视野下的鲁迅与周作人比较研究”以及教育部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支持
前言现知周作人在1904年5月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说死生》1,这之前,他留下的文字就是其早年日记了。周氏的日记'始于光绪戊戌年(一八九八)'2,1898年周作人可算14岁,在14岁到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的20岁(1904年)之间,周氏留给世人的文字不...
关键词:发表文章 文字 日记 现知 周作人 前言 
“虚无”的意味——一份具有特定倾向的《野草》解读报告被引量: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4-50,共7页彭小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76)
始于20世纪早期对《野草》的解读,存在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线索,即《野草》中"虚无"、"绝望"的意味究竟为何意。这是阐释《野草》的一个关键问题。自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末的阐释中不乏自由之声,亦不乏在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发出的种种变...
关键词:鲁迅 《野草》 虚无 解读史 
往昔之“光”的自觉点亮——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2年第2期52-69,共18页彭小燕 
《藤野先生》的精神内涵内在地联系着作为整体存在的《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的意义构成又是联系着整个鲁迅世界的。这意味着,对于《藤野先生》的考察当置放在'鲁迅世界——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整体视镜下去展开;自觉地运用这...
关键词:鲁迅世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有所信者 
“虚无”四重奏——重读《祝福》被引量:2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期185-198,共14页彭小燕 
《祝福》呈现着一个细腻、复杂的虚无世界:"我"的暧昧犹疑、消极自供、无为无奈;鲁四老爷们的抱残守缺、迷信装佯、无所作为;鲁镇人则在"空寂—无聊"的惘惘推动中愉悦地"畅饮"着祥林嫂的血泪人生;祥林嫂则被鲁镇的诸多合力逼进了"绝望...
关键词:鲁迅 《祝福》 苦难 虚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