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现志

作品数:23被引量:51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俯冲燕山期新生代微板块断裂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日本晚中生代地质演化及其对中国华南构造-岩浆过程的启示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120-138,共19页洪文涛 邢光福 余明刚 褚平利 曹现志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30225,DD2024003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22YFF08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联合基金(编号U2244212)联合资助的成果。
西南日本位于欧亚大陆边缘,记录了有关大洋俯冲增生、高压变质、弧岩浆作用等复杂的地质过程,是理解东亚陆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解析日本晚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尤其是俯冲增生杂岩过程与火山-沉积层序,探讨了日本构造演...
关键词:日本 晚中生代 燕山期 俯冲增生 古太平洋 中国华南 
元地球与数字孪生:思想突破、技术变革与范式转换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4年第1期46-63,共18页李三忠 索艳慧 戴黎明 王亮亮 姜兆霞 曹现志 苏国辉 刘丽军 周建平 李玺瑶 刘洁 朱俊江 乔璐璐 王光增 姜素华 王秀娟 刘琳 管红香 李晓辉 胡军 刘鹏 刘泽 董冬冬 郭玲莉 邹志辉 董昊 钟世华 孙国正 刘洋 于胜尧 吴立新 邹卓延 孙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2121005)和战略规划项目(L2324203);中国科学院战略规划项目(XK2023DXC001);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400);泰山攀登计划项目(tspd20210305);山东省重大基础科学研究项目(ZR2021ZD09)。
数字孪生在航天、工业制造领域已应用了20多年,但引入海洋科学还是首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真实地球与虚拟地球的融合,构建一个真实地球与数字地球的虚实共同体,这里称为“元地球”。本文介绍了元地球与早期提出的数字地球、虚拟地...
关键词:元地球 真实地球 虚拟地球 数字地球 数字孪生 地球系统 范式 
微板块与深部地幔LLSVP的遥相关作用
《岩石学报》2023年第3期659-669,共11页曹现志 李三忠 索艳慧 戴黎明 杨安 王鹏程 刘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21005、9195821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经费(2022QNLM0503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YQ25);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401)联合资助。
基于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观测建立的板块构造理论意味着板块和浅部地幔共同演化,然而地幔底部尤其是大型横波低速异常区(LLSVP)与板块(尤其微板块)运动和演化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仍有争议。一些研究认为LLSVP长期保持稳定,而另一些模型则认为...
关键词:微板块构造 地幔对流 大型横波低速异常区 深浅耦合 地球动力学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被引量:7
《地质学报》2022年第10期3541-3558,共18页李三忠 索艳慧 周洁 钟世华 孙国正 刘洁 王光增 朱俊江 姜素华 李玺瑶 郭晓玉 刘丽军 刘永江 曹现志 郭玲莉 赵淑娟 王鹏程 关庆彬 陈龙 刘勃然 周建平 姜兆霞 刘琳 曹花花 戴黎明 于胜尧 刘博 王秀娟 王程程 王玺 刘泽 管红香 李晓辉 胡军 段威 于雷 刘晓光 王誉桦 钟源 刘鹏 张文超 李洛阳 赵彦彦 许淑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21005,91958214);中央财政高校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217200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数字孪生重大项目;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编号tspd20210305)联合资助的成果。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
关键词:微板块 大板块 板块构造 前板块构造 造山带 地幔柱 范式 
华南东部陆缘新生代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8
《岩石学报》2020年第6期1803-1820,共18页王新毓 索艳慧 李三忠 曹现志 李玺瑶 周洁 王鹏程 金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4);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联合资助。
华南陆缘在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千米量级的上覆盖层剥蚀和山脉隆升;同时,其东侧的东海陆架盆地经历多次构造应力场的反转并发育多期反转构造。东海陆架盆地内的构造反转与华南陆缘隆升的发生时间和触发机制是否一致有待研究。为此,本文对...
关键词:华南东部陆缘 东海陆架盆地 新生代 磷灰石裂变径迹 反转构造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被引量:66
《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第5期642-677,共36页李三忠 曹现志 王光增 刘博 李玺瑶 索艳慧 姜兆霞 郭玲莉 周洁 王鹏程 朱俊江 汪刚 赵淑娟 刘永江 张国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06401,41325009);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 地幔柱 微板块 洋陆过渡带 多圈层相互作用 洋底动力学 中-新生代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及周缘燕山期微地块聚合与增生造山过程被引量:1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年第4期824-838,共15页刘一鸣 李三忠 于胜尧 曹现志 周洁 李阳 王誉桦 徐林山 郭润华 周在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401);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BX20170021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2017ASKJ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222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232、41702050、41325009);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班公湖?怒江洋多岛弧盆体系的俯冲闭合过程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羌南?保山地块与拉萨地块燕山期的岩浆岩、沉积序列以及变质变形特征,详细探讨了其与班公湖?怒江洋俯冲闭合过程的联系。研究结果...
关键词:青藏高原 燕山期 微地块 聚合增生 
华北地块中部新构造运动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8年第3期835-859,共25页曹现志 许立青 李三忠 刘鑫 索艳慧 戴黎明 赵淑娟 王鹏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90072,4119500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25009)、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5ASTP-OS10)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运动,引起青藏高原的挤出,并于中新世末引起华北地块的向东挤出。大约在7-3Ma,太行山西侧渭河盆地唐县面首先解体,继而向北、向东发展;到5Ma左右,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导致华北中部唐县面全面解体,...
关键词:华北地块 深部构造 浅部格局 新构造 活动断裂 
西太平洋中生代板块俯冲过程与东亚洋陆过渡带构造-岩浆响应被引量:78
《科学通报》2018年第16期1550-1593,共44页李三忠 索艳慧 李玺瑶 王永明 曹现志 王鹏程 郭玲莉 于胜尧 兰浩圆 李少俊 赵淑娟 周在征 张臻 张国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601401);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1);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计划;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人才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U1606401)资助
中生代期间,华北与华南地块受西太平洋的板块俯冲过程、东亚大陆边缘深浅部过程的影响,其构造、岩浆、成矿、地貌演化趋势表现出一些共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其动力机制一般认为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致,但是它们是如何关联的,长期未得到...
关键词:洋陆过渡带 古太平洋板块 东亚 燕山期 大陆边缘 俯冲后撤 
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被引量:1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第4期33-64,共32页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 王鹏程 李三忠 曹现志 周在征 胡梦颖 索艳慧 郭玲莉 王永明 李玺瑶 刘鑫 于胜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401,2016YF C060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41325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172,41190072,41502185,41502321和U1606401);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项目;鳌山卓越科学家计划(2015ASTP-0S10;国家海洋局重大专项(GASI-GEOGE-01)
东亚长期处于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大汇聚构造背景之下。印支运动后,东亚东缘形成了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随着晚三叠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启动,东亚东缘的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与俯冲相关的蛇绿岩...
关键词:大汇聚 地形倒转 东亚 中—新生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