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红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外交政策美国外交政策多元文化资源分析政治资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教学问题》《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去种族化”:奥巴马的种族政治策略被引量:4
《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1期96-101,共6页朱全红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美国族裔政治研究”(项目编号:12BZZ007)阶段性成果
“去种族化”是民权运动后美国新一代黑人政治家在种族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种新政治策略,是20世纪末美国黑人政治对保守主义兴起所作的调整和反应。对于美国种族政治来说,奥巴马近八年的总统任期说明了它作为一种施政策略所带来的负面意义...
关键词:美国种族政治 奥巴马 “去种族化” 政治策略 
早期美国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宗教因素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朱全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批准号为01BSS004)的后期成果
从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国的族裔群体无不拥有从祖籍国或民族带来的宗教,它们往往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是族裔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美国的多元文化实际上就是以宗教为核心标识的不同族裔群体所表现出的多元文化。在早期...
关键词:美国族裔群体 多元文化 宗教 
资源与影响力——美国族裔群体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资源分析被引量:6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66-72,共7页朱全红 
美国族裔群体在涉及其祖籍国利益的外交政策上一直都试图发挥各自的影响,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不断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而族裔群体内部所拥有的各种族裔政治资源则决定着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其中人口规模与人口分布、社会融入与经济地位...
关键词:族裔群体 政治资源 美国外交政策 
论美国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被引量:13
《学海》2006年第1期156-161,共6页朱全红 
众多的族裔群体构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基础,而族裔群体所保持的双重文化认同则是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特性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因。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当中有不同的表现,而在涉及其祖籍国利益的对外事务上...
关键词:美国 族裔群体 双重文化认同 
“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19-26,共8页朱全红 
“9·1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 ,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 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 ,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
关键词:“9·11”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 族裔群体 外交政策 国家安全战略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文化悖论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212-215,共4页朱全红 
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化趋势,美国文化面临着一种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销其政治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大力推动其大众文化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渗透,试图使世界文化“美国化”;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由于其多民族、...
关键词:全球化 美国文化 悖论 
美国冷战后的多元文化外交政策
《前沿》2002年第9期117-120,共4页朱全红 
本文通过 9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几起实例 ,分析冷战以后美国由于其外交政策一致性的崩溃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以及各少数族裔群体纷纷对外交政策施加影响 ,使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呈现多元文化的特色 。
关键词:冷战 美国 多元文化 外交政策 
美国多元族裔关系对战后外交政策的影响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35-40,共6页朱全红 
美国的多元族裔关系是影响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从冷战期间的古巴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冷战后的美国犹太人和亚美尼亚裔美国人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可见美国各少数族裔群体对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随着世界超级大国的地...
关键词:美国 多元族裔关系 外交政策 
儒家"仁爱"伦理与基督教"博爱"伦理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7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53-58,共6页朱全红 张苹英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当代中西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00C208)。
儒家伦理的"仁爱"思想和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分析了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现代意义,重点比较了两者的相同与差异之处。
关键词:儒家伦理 基督教伦理 仁爱 博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