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芳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数学模拟冲淤变化拦门沙数学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海洋工程》《泥沙研究》《海洋与湖沼》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长江口北槽航道淤积过程的动态系统数学模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2期177-181,共5页潘仁良 朱慧芳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采用非传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动态系统辨识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口北槽人工航道淤积过程作探讨、建模及预报,从得到的动态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预报结果看,与实际情况相吻,说明此尝试是成功的。
关键词:动态系统 淤积过程 航道淤积 数学模拟 长江口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群建设的构想被引量:3
《海洋开发与管理》1995年第4期1-6,共6页陈吉余 胡辉 朱慧芳 
1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的现状 “长江三角洲”本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它的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位于三角洲上各个市的行政区,常常超过三角洲平原的界限。由宁、镇、扬、苏、锡、常、南通、...
关键词:长江 三角洲 港口群 深水航道 中心港 21世纪 
河口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交换效应被引量:5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1期54-57,共4页朱慧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切变锋是河口湾锋系中最为常见和最易观察到的锋面类型。本文对长江口的切变锋进行现场观察和滩、槽同步水文资料分析,简述了长江口切变锋发生的部位和基本特性,提出了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呈现螺旋形交换形式等论点。
关键词:长江河口 切变锋 泥沙运动 河口泥沙   
长江河口徐六泾节点的动态特征
《海洋工程》1993年第4期59-66,共8页朱慧芳 沈健 
本文根据南通河段和长江河口南支河段河床演变过程,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徐六泾节点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徐六泾节点断面的复杂变化可以用前三个经验正交函数来表征,它们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变化过程即主要趋势、局部形态变化和短周...
关键词:断面形态 河床演变 河势 周期变化 经验正交函数 径节 长江河口 主流线 局部形态 北水道 
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冲淤变化的数学模拟和预测被引量:9
《海洋与湖沼》1993年第3期294-303,共10页朱慧芳 周纪芗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本文选用1975—1978年长江口南槽逐月水下地形图以及相应的大通站的流量和含沙量,中浚、横沙和高桥等站的潮位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对长江口南槽航道拦门沙的冲淤变化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数学模式能够客观地反映拦...
关键词:河口 拦门沙 多元回归 数学模拟 
经验正交函数在长江河口南支河段河槽演变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泥沙研究》1992年第2期35-41,共7页沈健 朱慧芳 
本世纪五十年代,经验正交函数(EOF)首先应用于气象研究,七十年代起在海滩剖面研究中开始应用并收到一定的成效,本文用它来分析河口河床断面的复杂变化.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河床断面测量序列数据展开成一系列时间上和空...
关键词:经验正交函数 长江 河口 河槽 演变 
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冲淤变化的数学模拟和预测
《上海水务》1991年第4期9-18,共10页朱慧芳 周纪芗 
本文将河口航道拦门沙的高程变化看作是一种受多种因子影响的随机过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拦门沙冲淤变化进行数学模拟,并预测三峡工程以及上游调水后河口航道拦门沙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拦门沙 航道图 冲淤变化 数学模拟 因子影响 随机过程 长江河口 多元回归 游调 数理统计方法 
上海沿海海浪和台风浪的特性被引量:1
《上海水务》1990年第2期14-20,共7页朱慧芳 汪思明 
本文以嵊山、佘山、引水船、大戢、滩浒、高桥、乍浦等站资料,阐述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海浪和台风浪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
关键词:台风浪 乍浦 嵊山 混合浪 台风路径 台风强度 偏南风 向岸风 热带气旋 台风中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