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未

作品数:109被引量:23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日本学者汉语汉语音韵学《广韵》音韵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语言研究》《东疆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胡朴安“形音义派”文字学的汉语音韵学史“开局”意义
《厦大中文学报》2023年第1期57-73,共17页李无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1VJXT014
1926年,胡朴安著《文字学研究法》,以“形音义”理论为指导,建构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模式,有重要的开局意义。他以“文字之音学史”结构安排与构成要素布局,造就了后来学者们进行中国汉语音韵学史研究的四大部门形式。其见解独特,比如认为...
关键词:胡朴安 《文字学研究法》 汉语音韵学史 开局意义 
东亚之眼:汉语音韵学史几种审视方式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124-138,共15页李无未 李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21VJXT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YY017)。
在东亚整体性视域中审视东亚各国的汉语音韵学史,比起从各国自身学术史出发线性地看待汉语音韵学史,其研究视野更为广阔。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做就等于多了一双“东亚之眼”,能够将汉字文化圈内各国汉语音韵学史的各种关系看得更为清楚。...
关键词:东亚之眼 东亚汉语音韵学史 辐射 新畴 兼容 演化 环流 审视方式 
中国汉语音韵学史研究与东亚视阈模式的选择
《中国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1期1-24,共24页李无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1VJXT014)阶段性成果
由中国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方式而评估与之相关问题。站在东亚汉语音韵学史角度看待中国汉语音韵学史是走出目前研究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东亚与中国汉语音韵学史研究模式选择关系密切,探究如何确立研究范畴、对象及内容。如此,会引发人们...
关键词:中国 汉语音韵学史 东亚模式 选择 
中日学界关于中国金文研究的互动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3年第2期86-94,157,158,共11页李无未 周士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21VJXT014)成果之一。
贝塚茂树与白川静分别写有金文学史,力图客观而全景式地展现金文学发展史,并无“国别”与“域别”之分,但他们站在日本学者的立场,“隐形”地流露日本化中国金文学史的意识。白川静认为,郭沫若运用考古学研究方法研究古文字,明显受到滨...
关键词:日本化 金文学史 中日学术互动 
林泰辅与唐兰:中日古文字学现代理论初次建构——以新发现《中国文字源流》稿本(1907)为核心
《古汉语研究》2023年第2期112-125,128,共15页李无未 魏小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1VJXT014)。
日本林泰辅东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字源流》稿本(1907)的发现,带来了人们对中日古文字学现代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新认识。中国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1934)是中国古文字现代理论体系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比较二者之间创新性观点,比...
关键词:林泰辅 唐兰 《中国文字源流》 《古文字学导论》 
上田万年东洋语言学之世纪布局
《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第2期68-77,共10页李无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1VJXT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韵镜》学史文献发掘及研究”(20AYY0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近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上田万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具有国家语言战略性质的“东洋语言学规划”。他以东京大学为学术平台,参考德国语言学家甲柏连孜的东方语言学构想,结合东亚各国语言学传统,迎合日本面...
关键词:上田万年 东洋语言学 世纪布局 反思 破坏性结果 
近现代日本汉语学史文献概述
《厦大中文学报》2022年第1期3-28,共26页李无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批准号:21VJXT014)成果之一
本文从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各个分支学科领域对近现代日本汉语学史作一概述,力图粗线条地展示近现代日本汉语学史基本面貌。文中涉及大量的文献,有许多在中国第一次论及,对进一步研究现近现代日本汉语学史提供了一定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近现代日本 汉语学史 文献 概述 
主持人语
《厦大中文学报》2022年第1期2-2,共1页李无未 
本期论文选刊缀文三篇,分别为:李无未《近现代日本汉语学史文献概述》、杨永忠《多重量词结构的推导》、张品格《日本“汉文典”与清季文法教学》。李无未重在述及东亚汉字文化圈内日本汉语学史之目录,此乃蹒跚学步于张孝达之举要也。...
关键词:多重量词结构 李无未 黄季刚 东亚汉字文化圈 文献概述 蹒跚学步 汉语学 空手而归 
近现代日本汉语语言学史主流意识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9期26-42,共17页李无未 李逊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1VJXT01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韵镜>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编号:20AYY017)成果之一。
近现代(1895—1945)日本汉语语言学史(“汉语语言学”简称“汉语学”)主流意识,是过去很少有人进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比较语言学(“双色调”意识)、方言地理学(“地质层位”意识)、结构主义(“索绪尔”意识)、文献与语言(“考据”意识...
关键词:日本汉语语言学史 比较语言学 “大东亚语言学”殖民意识 
日本中岛竦与唐兰古文字构造“三书说”及“自然分类法”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3期6-17,共12页李无未 
国家哲学社会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1VJXT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亚《韵镜》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0AYY017)。
严学宭(1935)曾评说日本中岛竦(1934)《书契渊源》与唐兰(1935)《古文字学导论》古文字构造“三书说”及“自然分类法”关系“异曲同工”。八十多年过去,迄今无人再论及。本文力图阐发中岛竦古文字构造“三书”理论指导下的共时存在的...
关键词:中岛竦 唐兰 古文字构造 “三书说” 自然分类法 学术关系 辨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