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

作品数:16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藏彝走廊尔苏藏族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特征民族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藏学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对结合动漫创作的川内藏羌走廊旅游纪念品竞争力研究
《动漫研究》2020年第1期212-219,共8页张钰粮 李星星 
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DM201624);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编号MD18E003)支持项目;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项目编号LYC18-13)支持项目;成都学院(成都大学)2017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品专业设计表现课程的优化研究(校级自筹,项目编号106)支持项目
通过四川省境内藏羌走廊现有旅游纪念品的考察研究,本文探讨了当地旅游纪念品在创新、开发、经营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将结合动漫来发展区域特色民族旅游纪念品的思路,通过SWOT模型预测了该项目发展的可行性,力求为地方特...
关键词:动漫 藏羌走廊 旅游纪念品 
结合动漫打造川内藏羌走廊旅游纪念品的SWOT模型分析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0年第4期153-156,160,共5页张钰粮 李星星 
四川省工业设计研究中心自筹项目“我国校车外型本土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YSJ2019-016);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支持项目“以地域旅游文化元素为背景的公交车造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MD18E003);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支持项目“结合城市旅游文化元素的公共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LYC18-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境内藏羌走廊现有旅游纪念品的考察研究,探讨了当地旅游纪念品在创新、开发、经营等方面的不足,并就此提出结合动漫创作来发展区域特色民族旅游纪念品的思路,通过SWOT模型预测了该项目发展的可行性,力求为地方特色民族...
关键词:动漫 藏羌走廊 旅游纪念品 
再论民族走廊:兼谈“巫山-武陵走廊”被引量:1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6-25,共10页李星星 
讨论了费孝通的民族走廊理论,并与李绍明的民族走廊及藏彝走廊见解进行商榷。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走廊的观点,认为民族走廊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心圈层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的特性决定于古代农业文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民族走廊概念是...
关键词:民族走廊 巫山-武陵走廊 武陵民族走廊 
以则尔山为中心的尔苏藏族地方社会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106-114,共9页李星星 
尔苏藏族是现今藏族的一个支系,包含三个不同方言的族群。尔苏藏族所在大渡河大拐弯与雅砻江大拐弯之间的大片地区,是一个打破行政界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历史空间。这个空间的完整性是由一个坐标中心点即则尔山来维系,由此构成了尔苏藏...
关键词:尔苏地方 “觉”之维系 则尔山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的意义被引量:1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14-17,共4页李星星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做出的实际工作,也是为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创建中国民族学人类...
关键词:中国民族学 民族走廊学说 学科建设 学科体系 学科理论 
从“都广之野”到“邛都之野”——略论蚕丛及古蜀族群历史变迁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S2期112-116,共5页李星星 
宝墩文化可能是从西部峡谷山地最早进入成都平原边缘的远古族群的文化遗存。这支族群很可能就是古蜀蚕丛氏族群,或姑且作为一个假说。"都广之野"当是成都平原古代冲积平原农业开发最早、最有基础的地带。因而可以说,古蜀蚕丛氏族群是最...
关键词:平原农业 虫与鸟 古蜀遗裔 尔苏藏族 
南方丝路与尔苏藏族先民被引量:6
《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S2期94-98,共5页李星星 
尔苏(包括里汝、多须、尔苏)这个藏族支系历史悠久,族源成分相当复杂,实属特别值得研究的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大概自先秦以来就活动于古旄牛道一线。在旄牛道的干道上有不少古老的小道通往整个尔苏族群分布的地方。这些小道构成南方丝路...
关键词:尔苏藏族 旄牛道 尔苏先民 
藏彝走廊本波文化带概论被引量:7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21-28,共8页李星星 
在田野调查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算日子书、特殊符号、十三成数、自然历史基础、本波等文化遗存和文化要素,分析了藏彝走廊东部的本波文化带,揭示了其文化形成和传播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藏彝走廊 本波 本波文化带 文化遗存 
藏彝走廊的尔苏文化圈被引量: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6-61,共6页李星星 
本文根据2005年至2007年9月在四川尔苏藏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尔苏的语言、人口、姓氏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了初步分析;并且以"文化圈"的人类学概念来对尔苏藏族的地域、文化特质和历史渊源进行描述;将尔苏藏族文化放在"藏彝走廊"的多...
关键词:尔苏藏族 文化圈 文化丛 文化层 民族文化 
藏彝走廊的范围和交通道被引量:1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李星星 
关键词:藏彝走廊 通道 道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