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保军

作品数:23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治权利文化法学法律法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文摘》《社科纵横》《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明转型模式的历史考察:感悟法治的方法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69-73,共5页桑保军 
自然科学技术能使中国富裕,宪政制度能使中国健康,人脑的法治化和公民化才能使中国步入现代文明,这就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
关键词:技术 制度 文化 
对公司投资权利归属制度的再探索被引量:1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24-126,共3页桑保军 
文章认为,股份制从开始就是在保持所有权不变前提下"约定俗成"的,这是一项默认的理论前提。
关键词:公司 公司法 两权分离 
当前我国法律教育的弊端分析
《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桑保军 
我国当前的法律教育主要包括两部分:普法教育(这里主要分析大学的普法教育)和法律专业教育,对其弊端可作以下概括:1.对大学普法教育的科学性认识不到位。大学普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大学生了解一些法律条文知识还是让大学生...
关键词:法律教育 弊端分析 普法教育 法律专业教育 公民教育 大学生 法律基础课 法治思维 
经济学概念走入法学:阐释与思考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16-120,共5页桑保军 
交易成本、最大化、均衡与效率四个经济学概念走入法学导致经济分析法学的诞生,转型期中国必须从法哲学角度理解和运用这四个概念才能促进文明发展的均衡或和谐。
关键词:交易成本 最大化 均衡 效率 
法律教育与法治文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35-140,共6页桑保军 
当前中国处于最深刻、最艰难的文明转型期,只有法哲学文化才能促进中国文明从传统的人治走向法治。这意味着法律教育必须正视自己在人治传统下形成的弊端,采取科学措施促进法哲学文化的繁荣,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文明走向法治。
关键词:文化 转型 法治 教育 
日本法社会学思潮及对我国法学的启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25-127,共3页桑保军 
日本的法社会学思潮主要以日本人的法意识研究为核心,通过法文化比较研究推动日本法治文明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与日本有很多相似性,所以我国的法社会学研究应积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科学、成熟、发达的法教育学来实现从人治...
关键词:日本 法意识 法社会学 法文化 中国 
对转型期经济问题的法哲学思考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03-107,共5页桑保军 
如果说财产是经济学的核心,那么财产权就是法哲学的关键。站在自然法哲学的高度审视、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必然。
关键词:财产权 经济问题 法哲学 正义 
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的特别之处被引量:2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桑保军 
本文通过对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特别之处的分析,使我们对20世纪后半个世纪法学界这一最重要的发展成果“经济分析法学”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经济分析 经济学 法学 
“和谐社会”建设对法律教育的要求
《社科纵横》2006年第9期84-,90,共2页桑保军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法律教育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转型。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 转型 
从“法学基础理论”到“法哲学”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9-52,56,共5页桑保军 
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法哲学,名称形式的背后隐藏着哲学精神的不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要求从法理学走向法哲学,只有法哲学文化的繁荣才能开创中国的法治文明。
关键词:法哲学 转型 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