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华

作品数:1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叙事视角组诗诗歌创作烦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电影文学》《科教导刊》《艺术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捕捉水面上的浮光掠影——论郑敏《心象组诗(一)》中的无意识“探险”
《牡丹》2017年第5Z期31-35,共5页温文华 
《心象组诗》是郑敏在解构主义影响下,对无意识领域一次较为成熟的诗歌创作。本文立足于《心象组诗(一)》,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相遇'、心理的时空构建和具象化审美三方面捕捉诗人无意识里涌现的'浮光掠影',分析诗人如何成功地'窃听'到'...
关键词:诗歌创作 无意识 
郑敏诗歌意象研究——以诗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为例
《牡丹》2017年第4Z期34-38,共5页温文华 
本文以诗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为研究文本,结合郑敏诗歌理论,研究其意象艺术,从诗歌意象主题和诗歌意象的审美追求两方面展开探索。研读可知,诗歌意象主题主要有表现自然、刻画生命和书写死亡三类。在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下,诗歌意象...
关键词:诗歌意象 诗歌创作 
《夏洛特烦恼》的视听呈现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7年第8期88-90,共3页温文华 
由闫飞、彭大魔执导的《夏洛特烦恼》在上映之后,很快就掀起了一轮令人惊叹的票房高潮,电影也获得了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提名。在近年来的喜剧电影中,《夏洛特烦恼》无论在艺术上抑或市场营销上,无疑都是具有分析价值的一部佳作。对...
关键词:《夏洛特烦恼》 闫飞 彭大魔 视听呈现 
从组诗《诗人与死》看郑敏与现实的紧张关系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17年第7期206-206,共1页温文华 
1990年,诗友唐祈突然逝世,郑敏悲愤写下十四行组诗《诗人与死》,以告慰一直致力探索中国十四行的唐祈在天之灵,同时深情、有力地控诉现实社会对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压迫。本文拟立足于组诗《诗人与死》,以文本为路径,探求诗人郑敏和时...
关键词:《诗人与死》 唐祈 知识分子命运 
《酒国》的文本互涉性研究
《俪人(教师)》2015年第9期212-212,共1页温文华 
《酒国》是莫言众多作品中的一个“意外”,是读者的一个“惊喜”,也是莫言最爱的“美丽刁蛮的情人”,在该作品中有着明显的文本互涉,是一种吸收,改造,更是推陈出新,有所创造.《酒国》中的文本互涉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包括文本内部的...
关键词:莫言 《酒国》 文本互涉 叙事视角 吃人 
方形框架下的环形视角——浅谈《十日谈》的叙事视角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6期37-38,共2页温文华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恢宏大气之作,它的叙述视角无时不在变化,但却是层层嵌套,形成一个宏观的故事隐形框架。在这个方形框架下有着环形的叙事视角,四个环形视角的层层深入,共同构筑了纵横两条主线索,服务于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解放...
关键词:《十日谈》 薄伽丘 方形框架 环形 叙事视角 人文主义 
浅谈《左传》刻画人物的艺术
《参花(下)》2014年第6期140-140,共1页温文华 
《左传》文章优美,擅长于叙事记言和刻画历史人物,记载了一千四百多个历史人物,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详记言行,以行带物,以话传神,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立体可感;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不重"肖形",力求"神似...
关键词:《左传》 人物刻画 艺术手法 价值 
浅尝《围城》中的想象力盛宴
《魅力中国》2014年第23期85-86,共2页温文华 
《围城》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巨著,给人带来的阅读美感是其他同类小说无法望其项背的。就好像一桌满汉全席,《围城》呈现出的全方位的艺术性令人应接不暇。而作者钱钟书先生漫天式却又极其准确的想象描写,无疑是这种艺术美感的强大支...
关键词:《围城》 想象力 讽喻修辞 男性中心色彩 
浅谈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5Z期36-37,共2页温文华 植泳诗 
"陌生化"该概念对于诗歌创作和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诗歌领域里扩展和运用"陌生化"的艺术空间这一尝试更值得思考和实践。本文将以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审美特征为基点,浅谈诗歌语言意象的可观性、诗歌语言组合的超常性以及语...
关键词:“陌生化” 诗歌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 审美特征 价值 
从青楼妓女的婚恋追求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意识——以《救风尘》、《谢天香》和《金线池》为例
《魅力中国》2014年第20期128-128,共1页温文华 
关汉卿的女性意识体现在细腻的女性的自我审视和逐步自觉认识,也透露在女性的生命体验和言行中的觉醒和反抗。本文将以关汉卿的《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和《谢天香》的谢天香为例,从青楼妓女这一特殊的女性为基点,分...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 妓女 女性意识 婚恋追求 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