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权

作品数:111被引量:3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土家族武陵民族走廊主持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司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思想战线》《民间文化论坛》《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宜红古茶道渔洋关至长乐坪段考察
《三峡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崔芝璇 黄柏权 
本文对宜红古茶道东线上渔洋关至长乐坪段内的古茶道遗址进行考察,主要从其段内古茶道遗址具体的交通路线、古茶道上的历史遗迹以及背脚夫的口述记忆三大部分,同时结合地方县志、历史古籍等文献资料,论证渔洋关至长乐坪段内古茶道遗址...
关键词:宜红古茶道 历史遗址 渔洋关 长乐坪 
山区县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2
《三峡论坛》2018年第3期64-67,共4页周阿密 黄柏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努力探索的路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县、贫困县,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缺乏规模经济效应、新增行业畸形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面临着自然环境与交通、思想观念与人才、现代...
关键词:山区县 创新创业 五峰县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视角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黄柏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在今天是社会广泛知晓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在十多年前,在我国却是一个少有人知道的文化概念.早在1950年,日本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有形文化财”的概念,而延伸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1989年联合国...
关键词: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财产保护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概念 1950年 专用名词 有形文化 民间创作 
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其现状分析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黄柏权 李季鸽 
武陵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具有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遍特性外,还具有积淀深厚、类型多样、多民族共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相融、价值独特、存量不平衡等特征。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消失、濒危、衰退、变异、复兴多种并存的状...
关键词:武陵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征 现状 动因 
土家年的文化空间建构及其变迁研究被引量:2
《三峡论坛》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黄柏权 崔芝璇 
文章从土家年的时间、地点、分布地域、年的活动等展开分析,论及土家年的文化空间建构;并从过年时间、准备、食品加工、祭祀礼仪、拜年、娱乐活动等方面分析土家年的现代变迁。
关键词:土家年 文化空间 建构 变迁 
民族走廊的移民叙事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28-30,共3页黄柏权 
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学术命题。李绍明先生指出:“民族走廊是指一定的民族或族群长期沿着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河流、山脉,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在这条走廊中必然保留着该民族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1]可见,民...
关键词:民族走廊 叙事 移民 民族迁徙 交通线路 交通通道 自然环境 人文要素 
历史和现实向度中的传统聚落研究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31-32,共2页黄柏权 
聚落既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传统聚落又称为历史文化聚落,是指历史时期形成的、保留明显的历史文化特征,且历史文化风貌、自然环境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城、古镇、古村。尽管传统聚落依据规模或生产结构等因...
关键词:传统聚落 历史文化 现实向度 民族文化遗产 人类活动 文化特征 文化风貌 自然环境 
唐崖土司资料搜集整理亲历记
《湖北文史》2017年第2期100-108,共9页黄柏权 
唐崖土司城址在我的家乡,从记事起就知道尖山唐崖司有一处古迹。记得当地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歇后语:唐崖司的马——是岩(埃)的。幼小的心灵就刻上了深深的记忆,所以在《悠悠洗车河》一书的后记中深情地写道:'我是喝唐崖河的水长大的'。...
关键词:唐崖土司 搜集整理 资料汇编 咸丰县 三峡大学 唐崖土司城遗址 土司遗址 
武陵民族走廊的茶文化线路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31-32,共2页黄柏权 
2017年《铜仁学院学报》第八期“武陵论坛”上发表了2篇关于宜红古茶道的文章,开启了在学术刊物上集中刊载“宜红古茶道”研究成果的帷幕.在2017年9月24-25日召开的“线路与遗产: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上收到50多篇研究宜红古茶道的...
关键词:武陵民族走廊 文化线路 茶道 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研究成果 学术刊物 学报 
从“宜红古茶道”说开去被引量:3
《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8期15-17,共3页黄柏权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继17世纪的‘万里茶道’之后,中俄油气管道成为联通两国新的‘世纪动脉’”。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关键词:茶道 国际关系学院 17世纪 中俄边境 新西伯利亚 油气管道 欧亚大陆 丝绸之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